手机是现代社会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便利,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学生而言,手机是学习的好工具,可以通过手机让他们更为高效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但同时,手机的使用也带来部分弊端,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使用手机打游戏、看直播……课堂氛围难以纯粹,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为让同学们专注于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积极投入到期末复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智能工程学院社团活动部特此举办为期两周的“无手机课堂”挑战赛,引导同学们挑战自我,勤于自律。
12月4日中午12时30分,智能工程学院社团活动部于松格113党员活动室顺利开展“无手机课堂”挑战赛开幕式。开幕式中,智能工程学院2020级班导师邓建中学长结合亲身经历为大家提出学习建议;上一届挑战赛优秀班级代表代晓林学长为大家提供参赛经验;智能工程学院任课老师李小鑫老师声情并茂地与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最后,由参与本次活动的19个班级的班级代表宣读《“无手机课堂”挑战赛倡议书》,并有序签署承诺书。
“无手机课堂”挑战赛的具体开展方式为每堂课前5分钟同学们将手机交由班长统一存放管理,智能工程学院社团活动部将组织进行不少于6次的不定时抽查,最终根据抽查记录和老师们的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班级。活动正式开启后,各班班委及时地将“无手机课堂”的意义内涵传达给每位同学。活动前期,不少同学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反对。针对此类情况,各班班委们积极进行解释,并多次开导同学,反复强调“无手机课堂”挑战赛的难度就是要挑战自己的惰性、克服自己的懒散。
在各班班委的努力和帮助下,同学们开始真正体会到,没有手机的课堂是如何“返璞归真”的。不少参与其中的任课老师也表示,大力支持该类活动的开展,老师们明显感觉到远离手机后,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质量大幅提升,让课堂回归到了最初的纯真模样。活动中期,社团活动部根据同学老师的反馈意见,对活动形式做了进一步调整、完善。活动后期,“无手机课堂”挑战赛渐入佳境,每个班在后期的数据记录中都达到95%以上。
12月18日中午12:30,智能工程学院社团活动部于荷悦109开展“无手机课堂”挑战赛闭幕式,邀请到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李巧老师、任课教师李小鑫老师、社团活动版块指导老师吴家家老师、2020级辅导员毛玲老师担任嘉宾,2020级各班班级代表参加。在闭幕式上,班委代表陈佳威同学谈道,此次活动让很多同学成功挑战自我,部分同学在活动后期甚至自觉不带手机进入课堂,认真投入到课堂中,作为班委的他从最开始关注手机的上交率,在意比赛的成绩,到最后更加关注班级同学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李小鑫老师感触颇深,说道,在“无手机课堂”上,他与同学们的互动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频次,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让人欣慰,他希望大家能将两周积累下来的自律性延续下去,真实保持这样的学习状态。最后,李巧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同事和同学的真实案例,谈到了专注的重要性,一个专注的人富有魅力,一个专注的人也更加容易把事情做成功。
活动主办方视频采访多名参与同学,不少同学也都表示他们受益匪浅,成功地挑战自我,真正做到“把手机留在课外,将求知带进课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每一位同学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勇于披荆斩棘,拥有无限可能。
(文/社团活动部 邓胜杰 杨林龙 图/新媒体工作室)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诗寄三江,温情永存——“三行情书”校园大赛圆满结束
下一条:【学院风采】健全机制,常抓不懈保安稳——艺术传媒学院迎接校安稳办检查指导安全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