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电影评论中心】“莲”动书院,感悟光影——本学期“光影谈·书院沙龙”完满谢幕

2021-12-28

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曾说过:“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可见,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现代人的精神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的教育功能是无与伦比的,电影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具有别样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为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达到怡情养性、塑造人格的培养目标,我校电影评论中心联动爱莲书院,于本学期了开展“光影谈·书院沙龙”系列讲座。讲座聚集了一批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的电影专业教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多场精彩纷呈的电影讲座与主题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获得了极高的反响。

本学期讲座的主题可谓包罗万象,从类型电影到导演分析,从电影历史到电影文化,从疫情时事到爆火网剧,满足了同学们所有的对于光影世界探秘的好奇心。首先,由电影评论中心赵淼老师打头阵,带来了《奥森·威尔斯——版本研究与电影遗产》讲座,以奥森·威尔斯的五部作品为例,向同学们详细解释了一部电影为什么会有不同版本,并介绍了电影导演在旧片场制度下进行艺术创作的不易和艰辛。紧接着,王瑶老师的《“凡尔赛玫瑰”的跨媒介改编》剖析了凡学流行的接受心理、创作动机与可行性。在第三期——《“爽剧”中的“爽”是什么?—国产影视剧的叙事策略转型》中,李骥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感受影视剧“爽感”的同时,思考影视剧美学特征的改变。之后,张正钰老师在《灵感、创作与分享——走进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世界》主题沙龙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位可亲可敬又可爱的老奶奶是如何“萌”翻整个电影界的。黄俊霖老师的《浅析酷儿电影——异性恋霸外的电影世界》专题讲座,提供给了同学们一个了解和看待新事物的角度。同为性别话题,邓丽娟老师的《混杂性别:90年代香港电影的“易装”文化》引导同学们从性别易装的角度认识电影,同时拆解“易装”文化背后的社会内涵与时代语境。

讲座第七期——《下妻物语》中的洛丽塔文化,于上老师引导同学们一起走进“Lo”圈和它背后的故事,解读它看似天真无忧的甜蜜糖衣下掩藏着的矛盾和价值。随后,陈霞老师在《“骑驴找马”——姜文的电影世界》主题沙龙中。通过《骑驴找马》一书,引导同学们关注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从姜文的创作视角,去一同领略一个不一样的电影世界。王伟楠老师的《缓慢电影:谱系、历史与生成机制研究》主题讲座讲述了缓慢电影背后的艺术性和美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谍战电影,了解谍战镜头背后的叙事策略与美学表达,读懂谍战电影的历史内涵,力冬梅老师进行了主题为“《风声》与《悬崖之上》 :国产电影的类型化表达”的分享。同时,为紧跟当下潮流,王天傲老师开展了《光影避难所——灾难片介绍与鱿鱼游戏2.0》沉浸课堂,将游戏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同学们参加了一场“末日求生之旅”。讲座《个体叙事与全民记录——抗疫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紧扣时事。何雨恒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这一种题材特殊的纪录片,最后,王礼迪老师压轴登场,以《帮派电影与父权意识》为题,为同学们展开关于帮派类型电影及其特征元素的介绍和讲解。

如何将影视中的经典元素提取出来并运用到活动与学习中,一直是电影评论中心努力尝试的方向,电影评论中心会集百家之长,未来也会持续为同学们打造专属的,属于完满教育,属于电影艺术,属于最潮流,学生最喜爱的光影课堂。


撰稿:王天傲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