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社团活动】第65期传统文化精品课堂|学耕读识农具,感受农耕魅力

2021-12-15

编者按:为营造我校传统文化氛围,提升社团活动参与度,夯实重庆移通学院传统文化社团联盟的基础培训。传统文化社团联盟将有计划的开展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饮食厨艺、传统音乐等领域文化的知识课堂,促进我校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推动我校传统文化社团联盟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由简单变复杂,根据这一历史背景条件讲解农耕的历程。12月11日14:00-15:00农耕协会于别都书院多功能研讨室开展第65期传统文化精品课堂学耕读识农具,感受农耕魅力。

课堂开始,农耕协会种养技术部杨卓同学向社员们讲解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农耕文明集合各民俗文化为一体,形成了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社员们通过观看李子柒的视频感受传统农耕文化魅力,去体会其对生活的热爱。

本次精品课堂详细讲解传统农耕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现在的农村作业大多都已经机械化了,在一些平原地区收小麦收稻谷都用机器,不再是人工,那些传统的,上一辈人用的农耕器具也正在渐渐消失,新一代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更没有见过。农业生产技术固然要进步,但是传统文化也不能遗失,要古今结合,传承下来,被人们了解。杨卓同学给大家介绍的这些即使在农村长大的同学也不一定见过的传统农耕器具,带大家感受传统农耕文化。

历史的车轮总是悄无声息地不断向前碾过,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更高效的工具,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还是这些工具促进了生活的美好?这应该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不管是现代农业还是传统农耕,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本质上都需要人们充分地发挥并运用智慧和能力。房前屋后树,庭内院上花;人勤家风正,阡陌瓜果香,这样诗意美好的田园生活离不开农人精神的传承——“勤”“俭”!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农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更加勤奋努力,把美好的“田园生活”延续并升级。

撰稿:蓝声涛

摄影:邓林

()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