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720期|书院印象:《魁星》文学刊物首发式暨学生作者见面会

2021-04-20

小时候,总喜欢在孤独的夜晚眺望星空。

在深蓝悠远的天穹中总能够看到一颗最亮的星,

这颗星给了我无数的遐想。

因为幻想,我开始热爱阅读,喜欢写作。

直到我在大学的校园里,看见了《魁星》。

2021年4月16日下午4点,由创意写作学院创意写作团与廊桥书院魁星工作室共同创办的青春文学《魁星》(内部交流)创刊号“春·唤醒”的正式发布。

在书院部统筹下,创意写作学院与廊桥书院于2019年12月首届书院日庆典上达成了校内外合作框架,2年时间里创意写作学院与廊桥书院相互配合、协助,结合自身特点分别孵化出以文学创作为主的创写工作室以及刊物出版为主的魁星工作室,魁星工作室首本同名刊物《魁星》(春·唤醒)历时数月,经历“三校三改”于2020年4月初定稿,并于4月16日发布。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吴帆老师,书院部副部长穆春江老师,创意写作学院传统文学写作教研室主任、作家苏瓷瓷老师,创意写作学院非虚构工坊导师作家王恒绩老师,创意写作学院市场写作教研室主任、作家佘飞老师,创意写作学院类型小说工坊导师、创意写作团、廊桥书院魁星工作室指导老师、作家毕然老师,及在《魁星》闪耀文学才华的青年才俊学生作者,师生一起共同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魁星工作室是廊桥书院兴趣工坊之一,书院在“工坊+”理念指导下,将不断拓展学生的兴趣圈层,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有主题、有层次、有成果,继而让更多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魁星》青春文学(内部交流)作为重庆移通学院首部推出的文学刊物,必将在全国各大高校、在大学生中崭露头角,闪耀光芒。

师如母——毕然老师真挚发言

《魁星》的指导老师毕然老师自诩自己是个“文学点灯人”,她说自己的职责就是唤醒一颗星星和一朵花。她用温暖的笑容向我们介绍魁星的由来: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明,是历来被文人顶礼膜拜的神,将之作为一本文学交流刊物的名字,亦是别有深意。毕然老师通过自己早年在校园创办文学刊物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魁星一直以来都是引领她进入写作、职业选择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指引。毕然老师指出,重庆移通学院的创意写作学院有在全国引人注目的作家群及所具有行业领先意识的写作教学实践,通过几年写作教学实践,在学生中发现了很多有天赋的文学新星,一直希望有平台来培养学生,扶持新人,展示自己文学作品,所以才有今天的《魁星》。《魁星》把有才华的学生汇集在一起,形成璀璨的文学聚宝阁,希望它能够成为每一个有文学梦想的人启航扬帆的地方。这正印证《魁星》文学倡导的“青春、呐喊、奔跑”的主题。作为写作教师的毕然老师通过《魁星》杂志吸引更多热爱文学写作的同学,星星点灯,星火燎原,为校园的“花草”们燎起一片写作的星空。大家听了热血沸腾,热烈的掌声从每位同学的手中释放出来。

文如名——学生作者亮相及签约证书颁发

毕然老师讲述了在创办《魁星》的艰难与不易,经过了无数次的头脑风暴、组建学生团队编辑部,定位、选稿、编辑、加工、设计、审稿,严格按照出版的三审三校流程执行,可谓“呕心沥血”。看着手中这本沉甸甸的文学刊物,在场的师生都深刻感受到文学创作及编辑的来之不易。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充满艰辛,《魁星》中所选的作品也同样如此。本次活动邀请几位学生作者:小说《神离》的作者史晓松;小说《窥视者》的作者杨妹兴;小说《暗棋》的作者林阳;小说《再见星光》的作者邓胜婷;小说《一娘养二子》的作者肖亚轩;小说《他是鸟》的作者赵闯及《魁星》插图、封面设计者潘茹鑫。他们每一位都是重庆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的优秀学生及创意写作团核心骨干,平均年龄不到23岁,对文学抱有极大热情和梦想。

书院部副部长穆春江老师为优秀学生作者颁发了为期一年的签约证书,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不辍笔耕,同时期望更多同学加入《魁星》这个聚宝阁之中,希望从《魁星》文学能够走出真正的文学大师。

星如火——见证《魁星》文学正式诞生

《魁星》什么样?在坐的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芳颜。

伴随着欢愉的音乐,各位老师及优秀作者们一同走到台前,“一、二、三!”大家共同揭开蒙在《魁星》文学的神秘面纱,新绿色的封面散发着青春气息,那个微张眼帘的女孩好似从梦中醒来……

可喜可贺!这是第一部移通人撰写的青年文学刊物,凝聚移通师生共同的智慧,在创意写作学院创意写作团和廊桥书院魁星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个美丽的新生儿在今天终于诞生了。当然《魁星》文学的诞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毕然老师介绍到,《魁星》作为青春校园刊物,会有一年四季的陪伴,春、夏、秋、冬四季定期发刊,第一期春.唤醒(节气春分)出刊,第二期 夏.葳蕤(节气夏至)出刊,第三期 秋.锦薰(节气秋分)出刊,第四期 冬.雪燃(节气冬至)出刊。听着这诗意的名字,忍不住有写作投稿的冲动了。

言如钟——史晓松学长与魁星的不解之缘

史晓松学长是首届创意写作实验班的学生,亦是创意写作团的老团长,首届“写作明星”、获第一届“诗心与共•花开晋渝”双子杯诗歌大赛优秀奖和“校园十佳诗人”,小说《神离》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小说组优秀奖。

他的称号和荣誉令大家仰慕了。

当他再次回到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团这个大家庭,他仿佛又成为了那个“大孩子”,那个曾经跟着毕然老师探索古镇奇缘,那个埋头写稿、改稿,那个创作《神离》的稚嫩少年。是文学改变了他,同时他也赋予作品生命。作为《魁星》的忠实粉丝,史晓松对它有着更加深厚的情感,也希望它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

敬如神——吴帆副院长的情感流露

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吴帆老师认为《魁星》的成立是天时、地利、人和,吴老师以前是一位杂志主编,对于杂志有着深厚的情感。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不重视纸质的杂志。而纸质杂志不单单是一本杂志,也代表作家的信念和一种对于阅读和文字的敬意。从每一页翻动的油墨香中,能够体会到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贴近作者,与作者零距离接触。《魁星》青春文学刊物因运而生,有其独特的优势,春夏秋冬四期的连续性,作为第一部移通学院的文学刊物,它拥有深厚的基础以及巨大的潜力。

最后吴老师选取了毕然老师在《魁星》卷首语的一句话作为鼓励:“也许魁星可能只是一些稚气星辰梦想的偶然,但它会成为一批文学新星出越天穹的伊甸园”。

问如匙-学生争相提问作者代表

“杨学姐,文学创作中大纲是否重要,学姐常用方法是什么?”

在学生作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环节,有学生率先举手,询问创作小说《窥视者》的作者杨妹兴。这显然是一个犀利的问题。因为大纲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就像船的龙骨一样,没了龙骨,船便不是船,文章也是这样,没了大纲,文章便不再是文章。温文尔雅的杨妹兴学姐巧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想提问赵闯,你的小说《他是鸟》,其中冷艳的笔调令我惊艳,请问你是如何沟通创作和自己的呢?”有学生针对2020届作家班类型小说工坊的赵闯发问。

年龄最小的赵闯不慌不忙的应答:小说《他是鸟》来自我的梦境。曾经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是一个奇才,他就像鸟一样飞向了远方,这就是我的写作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

林阳的小说《暗棋》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历史题材,语言华美,意象缤纷。通过历史叙述爱情,他通过一个案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现场还有很多举手的同学,他们想要和学生作者交流自己的写作困惑,并在对话之中解决写作的疑惑,唐正说这种交流非常有益,可以促进相互学习。

还在意犹未尽的时刻,活动进入了尾声。

《魁星》青春文学为当代大学生发声青年,反应大学生生活常态和精神现状。当然,发布会虽然结束了,却标志着《魁星》文学的新开始。青春、呐喊、奔跑是《魁星》不变的主题,《魁星》是所有文学写作者的伊甸园。

撰稿:创意写作团唐阳

供图:廊桥书院品牌推广部&points工作室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