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教研活动】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2020-2021年度课程规范研讨会

2020-09-30

微雨润江城,清风送爽意。一张张新鲜的面孔,为艺术楼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9月上旬迎新工作的结束,2020级新同学已经有序步入大学生活。这边,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于关于2020-2021年度的课程规范研讨会也在有条不紊的部署展开。

9月29日中午,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思政与专业课堂的结合”为主题,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李如冰老师主持了会议。

首先李如冰主任强调,教室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施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认真、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践环节、讲稿、课程持续时间等作了明确说明。其中提出了包括在教学大纲中对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及手段、实验或上机内容、前续课程、后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等各方面教学主要环节的要求。

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连贯性的规范方面,针对新学期各门课程任课老师的调整变动等具体问题,李如冰主任要求担任同一学期同一年级的课程的老师之间要相互沟通交流,统一授课计划,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直接感受到课程的连贯性,帮助学生直观建立对学科体系的理解。

在如何统一课程,建立课程连贯性的具体讨论中,李如冰主任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以2020-2021年度第1学期自身担任的商业插画课和品牌设计课为例。在授课环节中将插画直接应用到品牌设计案例里,让学生了解主题插画的实际运用。以此形成一个课程链接的生动案例,为教研室各门课程的联动开展提出具体操作方案的建议。

教研室的各位老师纷纷对自己负责的课程展开梳理,热烈探讨课程联动的可能性。廖国臣老师负责的编排设计课程和周极老师的数字摄像技术课程提出了课程“结对子”的可行方案。

在关于“思政与专业课堂的结合”的议题中。李如冰主任向参与教研室会议的各位教师传达了“课程思政”的内涵精神: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正确认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爱国主义、民族文化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观这些主题引入课堂内容。

“设计师的作品可以影响一部分人,对社会舆论也有一定的导向性,所以设计师更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李如冰主任倡导各位老师通过案例的形式将思政内容引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经验丰富的胡燕老师计划在接下来的编排设计课程中,教授“字体设计”的专业内容时,将“国庆”,“后疫情时代”这些主题应用到实际案例之中。

最后李如冰主任就2020级新生的教学工作中的其他问题进行补充总结,强调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和学校对教师的各项要求。

通过这次会议,各位与会老师加强了教学交流,领会了教研室的整体部署精神。同时本次会议也帮助新老师弄清了发展方向,找准了自身定位,早日融入团队,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整次会议在热烈融洽的氛围里圆满结束。

 

 

撰稿:李创

摄影:周极

(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