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开班快一个月了,诸事顺遂,惊喜不断,五个工坊班无一人缺课、无一人迟到,无一人不交作业,课堂上辩论气氛热烈,这样的开局着实令人欣慰。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是什么吸引作家班同学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呢?同学们都踊跃表达了课堂初体验的感受,我们撷取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从中可见一斑!
不知不觉间,加入作家班也有些时日了,正式上课也有两次了。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有机会进入到作家班来学习。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有着不同想法但都有一个文学梦的小伙伴们。
第一节课的时候,毕然老师让我们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介绍,让我记忆犹新:“假如你穿越回菩提镇,那么你会是谁?”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说自己会是屠夫,有的是智慧的老者,有的是逃课的小孩……大家都有着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自我介绍方式非常特别,我好喜欢。
毕然老师明媚的笑容,深邃的眼眸里盛满了智慧,以及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深深地吸引着我。在课堂上,我们采用了围圈坐的方式,这样不仅在淡淡的木头清香中拉近了距离,也更有利于我们的思想发生碰撞。第一次的课后作业是要我们回来准备一个独特的姓名牌。在第二节课上,同学们都拿出了不一样的姓名牌,有立体画、刺绣、塑料瓶,还有名字谐音的,创意满满。
作家班让热爱文学的人找到同类,惺惺相惜,我们会找到另一个孤独的灵魂,这也是别的课堂所不能给予的,这正是它的意义。在这里,老师是我们思想的聆听者,也是思维的开拓者。我很享受那种笔划过纸张时的感觉,我觉得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说出来的,喜欢用笔写出来。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目前的写作水平不高,和同学们一对比,我发现我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这些真的很有限,我需要去学习更多。
在作家班未来的一年里,我相信,我会在这里不断提升我的灵魂和写作水平,我们会携手并肩,一起进步,在文字的世界里去找寻那个在物质纷扰的世界中迷失的另一个自己……
感谢相遇,感谢作家班给我们的思想碰撞的机会。(类型小说工坊 潘侠贝)
9月27日是作家班开班后的第二节课。9月27是不加思索就想到的,因为那天中午恰逢2019级作家班开班典礼。而典礼上,笔者邂逅了一位梨涡浅笑的姑娘,在典礼结束时鼓起勇气要了QQ。不幸的是,在退场准备发第一条消息时,发现人家最新动态里有和男朋友的亲密合照。
“同学,我们以后可以探讨文学吗?”
……
“我男朋友不喜欢我和别的男生说话。”
“好哒。”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然则值得欣慰的是,9月27我与文学的感情却似乎由低头颔首的朦胧,过渡到天地之间纵马狂欢般的热恋。
《创意写作思维训练》课上,印象深刻的是同学们声嘶力竭的辩论,可以揪住毫末细节,落落大方地发表观点。如谈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中女人对于外来者的反应时,大家的看法层出不穷。以前,我的文学交流贫瘠,接收新观点比较慢,但作家班课上的辩论,同学们频频出现的看法令我目不暇接,辩论后的自我补足,自我修正又显得那么明朗。
除此之外,苏瓷瓷老师言简意赅的论述使我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立意有了更加清晰的感知。如从马尔克斯的几部短篇小说,谈到现代主义的复杂性,其更多在于呈现事物,而非直接的批判,这点我深以为然。
这里我引述曾经一位书评人在阎连科的《炸裂志》下的评价,其中的部分观点在《西西弗神话》里可以找到:主题小说是旨在证明的作品,是最可憎的作品,它最经常地从一种得到满足的思想中获得灵感。人们现实自以为持有的真理。然而,人们使之运行的是观念,而观念是思想的反面……这些作品也许证明了某种东西。但是这些证据,与其说是小说家提供给别人的,不如说是提供给自己的。
这里的语气虽严重,主题小说未必完全可憎。但如今却让我不得不再度思考,某些主题小说在呈现作者自身语境的时候,是否丢失了一些复杂?一个平铺直叙的小说,在作者观点同样平铺直叙切入点明的同时,审美间离会不会也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这些都是我今后要持续思考或竭力规避的问题,而苏老师如今的点明让这些东西更显清晰。
再说《经典阅读与写作》课,苏瓷瓷老师提到的阅读方法中,有一条“先信其真,再信其假”同样让我印象深刻。先去相信,再去质疑,甚至考虑能否在原有基础上走得更“真”,这都是我曾经很少思考过的。
写到这里,想到培根在《论读书》里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作家班的课是在周五晚上,这样一个时间点,仿佛也是卸掉一星期的浮躁,使人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聊聊文学,离“欺世有术”稍稍远些的时刻。(严肃小说工坊 崔云凇)
从开学初,创意写作学院老师们的宣讲会上,我了解到了作家班,后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考进作家班,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戏剧工坊学习。
戏剧工坊,我原以为是说戏剧的那种课,会很枯燥无味,但是我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最突出的就是王恒绩老师独特的讲课风格,上课时间是晚上,所以难免会有一些疲惫。但是,王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进入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他很幽默有趣,不断地模仿各种人说话,并且加入了声情并茂的表演,让课堂瞬间变成气氛活跃的舞台。
在分析小说内容时,他的讲课内容让我感觉兴趣倍增,从来没有了解过小说创作过程的我,在听到他的课时,很是感兴趣,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第一次觉得晚上的课竟然没有那么疲倦了。
老师在课堂上说了他的经历,其中最让我感到影响深刻的是他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中,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努力坚持写作,最后成功的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成功的走上了自己梦想之路。我希望自己也变成老师那样的人,在坚持中得到成功,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戏剧工坊 赵丽文)
其实,当作家班招生笔试完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大概已经“凉凉”了吧。所以,当我接到创意写作作家班的录取通知时,我的内心一阵激荡,久久不能平静。然而,这份激荡,喜悦仅仅只占了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惭愧。我的阅读量实在太少,与一些阅读丰富的同学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于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非虚构工坊的教室……
初来乍到,看见教室二十多张生面孔还是有点紧张,平时挺能吹牛的,现在嘴巴就是张不开。我选了最边上的一个位置,唯恐老师等一下抽我起来谈谈最喜欢的书籍什么的,然后暴露我“没文化”的事实。佘飞老师大概是看出了我们的紧张情绪,就用自己的名字给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缓和了气氛。看似一个小小的玩笑,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开始上课了,我手心直冒冷汗,也不知道老师的问题我能不能答得上来。没想到,老师只要求我们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可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但是介绍的要求是必须要有创意,我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看着同学们相继起来介绍后,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我真是跃跃欲试又害怕冷场后的尴尬,真是好不刺激!在这节课中,我们对“创意”一词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的课程中,我们就对它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了……
到现在,我对作家班的课程最大的感受用“刺激”足以概括。上课时老师讲话大起大落的刺激;与老师交流时的刺激;回答问题时的刺激;与“同道中人”娓娓而谈的刺激;师生一起畅谈读书心得的刺激……
我很珍惜这份刺激,它产生于我对文学的热爱,并会永久保留。相信有了这份刺激的加持,我在文学这条路上就永远不会孤单和枯燥!(非虚构工坊 陈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懵懵懂懂我们满怀着希望与梦想,走进了这个大家庭——作家班。在这里,我们翱翔在文学的海洋,以巨人的目光,看待这个完美而又残破的世界。
作家班以小班的形式上课,一个班20人。这使得我们在沐浴阳光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园丁们毫无保留的爱与关怀,也意味着我们将要比他人更加辛苦,付出更多。工坊制教学,以启发和互动为主,学习不再是一味粘贴、复制,而是自我的思考。老师就是“承上启下”的纽带,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和蔼可亲的杨康老师、各有特色的同学、天马行空的思想,带给我非一般感受的同时还伴随着些许自卑。我很幸运能结识这一切,我们将化身于一个又一个作者、诗人,感悟他们的同时,感悟自己。我们将不再是个体,就像汇江的河流,滔滔不绝述说着诗与远方。
梦想就是江上的船,而我们就是工坊中造船的人,闭门造车是一叶孤舟,众人拾柴才是一艇游轮。这里就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接触,梦想就在前进的路上。(诗歌工坊 聂欢)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
上一条:【院长座谈会】年少正得路,扶桑初日升——记艺术传媒学院2019年10月院长座谈会
下一条:【志愿服务】继东渡行,圆“彩虹”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