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理解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特色 ,进一步梳理电影教育中心工作重点,挖掘创新潜能,2021年3月24日,电影教育中心教师于爱莲书院召开会议,学习了集团会议及董事长讲话精神,并围绕自身工作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首先,中心主任彭可老师组织教师们学习了《集团会议及董事长讲话精神学习要点》,着眼于学校的迅速发展,解读了我校作为“书院制民办大学”,以新工科、新商科为优势,通过“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的模式,培养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传达集团会议关于我校发展规划核心纲要中,彭可老师结合“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商科教育”,以及“名师课堂”、“创意写作”、“钓鱼城科幻中心”的创新特色工作,对我校的体系架构、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强调以“因材施教”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准则。
随后,与会教师就集团会议及董事长讲话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交流了心得体会。陈霞老师认为:通识课程带给学生的影响,应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目标是期望他们可以用专业、细腻、多元的眼光欣赏艺术;长期目标是通过课程让艺术走进学生的生命,成为他们生活的一味调剂、灵魂的一处寄托。
吴怡萱老师认为:学校之所以要发展通识教育,是希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心智成长,拥有一套成熟的分析理念和交流工具,这个理念和工具可以用在专业领域或者其他任何方面,使他们拥有一位领导者、管理者的眼光和判断力,即董事长提到的“让学生在走入社会前有一个健康的、阳光的、积极的三观”。
王天傲老师认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为我校提供了“新商科、新工科、新文科”的独特优势。我校精确定位了“培养学生成为信息产业经营管理者”这一细分市场。这种发展思路一方面针对我校生源特点,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为信息产业培养了具备交叉复合力、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
邓丽娟老师认为:“四位一体双院制”的特色培养模式包含两个重点,一是以通识教育实现素质素养教育,二是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特色,因材施教,让学生具有独特的、满意的学习体验。从课程结构上看,通识教育需要通过浅显易懂的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基础;从课程设计上看,通识教育应当兼顾趣味性与思考性,建立独特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此次会议细致准确地传达并解读了集团会议及董事长讲话精神,与会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表示高度认同,并积极分享心得体会,为进一步落实我校战略规划、推动电影教育中心长足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撰稿:王礼迪
(电影教育中心供稿)
上一条:【书院•国际】“你好,读书人!” ——“映像•国际”项目工坊“朗读日”主题系列活动(一)
下一条:【志愿服务】承载希望,传递美好:“雏鹰计划”志愿者服务专项支队全新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