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文化自信,涨非遗知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系列活动——“遇见非遗,知识同行”知识竞赛于6月5日正式落下帷幕。本次线上知识竞赛活动共有459人参与,持续5日。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并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
兴趣让我们相遇,热爱让我们相聚
“遇见非遗,知识同行”知识竞赛活动采取线上参与扫码答题的形式,在18分钟里完成42道题,包括16道单选、16道多选、10道判断。答题内容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戏剧、舞蹈等文化遗产内容,以及非遗概念、内涵、保护政策与法规等内容。当活动二维码发出后,同学们陆续地开始答题,随着答题人数的增加,活动日趋激烈,激发同学们的参与性。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而高速的科技发展也让年轻人与中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新青年学习非遗文化刻不容缓。在答题的十几分钟里,大家近距离体会了传统技艺五花八门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漫漫答题路,道道涨知识
随着一个个题目的解答,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知识盲点和记忆混乱点。其中,让同学们记忆深刻的是:曾经比肩中国四大名砚的合川峡砚距他们如此之近,以及合川峡砚与周敦颐《爱莲说》有着一定渊源。知识就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不断增长,而答题是一种加深事物记忆最直接的方式。在知识竞赛的题目里大家回顾了固有知识,增长了新鲜知识。每一道题目背后都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奥义,也激发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探索欲。
观答案忆往昔,取名次向今朝
直到活动截止,知识竞赛题让大家意犹未尽,并向工作人员询问竞赛题答案。随着一个个答案的揭晓,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知识也有了深入了解,并不禁感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工作人员发布获奖名单后,更是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求知欲。
“遇见非遗,知识同行”知识竞赛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为移通新青年提供了一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的机会,并为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学营造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学习非遗知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接轨。
图文:王欣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上一条:【毕业季】毕业季 青春不毕业
下一条:【社团活动】铁人户外俱乐部成功举办“热情抗疫,我行我秀”线上主题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