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思政教学部】缅怀红岩精神,不忘英烈事迹——记青春思索主题沙龙系列活动(第十一期)

2019-11-27

值此重庆解放70周年之际,为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红岩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共产主义革命信念的伟大力量,领悟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铭记英烈们的丰功伟绩,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进。11月20日下午4点,思政教学部政治理论教研室在别都书院举行了“缅怀红岩精神,不忘英烈事迹”——青春思索主题沙龙活动(第十一期),思政教学部政治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携各学院17、18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知识竞赛:触摸红色经典

活动首先在一场有趣的知识竞赛中拉开帷幕。在设置的红岩精神相关知识竞猜中,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举手,踊跃参与,激烈抢答,通过一个个题目对“红岩精神”的大体内容进行了粗略了解,让沙龙氛围迅速活跃了起来。

还原历史:直面红岩事迹

接下来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主题视频让学生们逐步走进了《红岩》狱中绣红旗的原型故事,直面了真实的红岩事迹。在视频中,从白公馆虎口脱险幸存下来的郭德贤奶奶翻开老相册,抚摩着复刻版的“狱中红旗”,回忆着那段抗争的岁月,哽咽着说道:“想起我们多少同志流血牺牲,就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红旗能够永远飘扬……”“新中国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没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话语朴实而又深刻,让在场师生莫不为其感动,带着这样的感动,师生们打开话匣子,围绕“红岩精神”学习交流起来。

师生共话:悟红岩精神,共筑美好中华

来自思政教学部的旷媛园、宋珊和杨贵珍三位老师就主题分别作了发言。旷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作为一名地道的重庆人从小接收到的红岩精神熏陶为例,畅谈了自己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希望学生们将这一精神用于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勇敢面对,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用实际行动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宋老师从《红岩》这部小说及其作者介绍开始,分析了《红岩》这本书里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并对书中“小萝卜头”、“绣红旗”以及小说作者“罗广斌”的故事进行介绍,希望学生们不忘历史,铭记先烈,珍惜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红岩精神。杨老师则从历史角度入手,以“红岩”故事的背景出发追溯到近代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川军发祥地、民主党派发源地的相关史实,讲述了重庆和重庆人民为民族、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呼吁学生们通过多样的形式增进对重庆的了解,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的重庆而努力。

老师们的发言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他们就“红岩精神”、“重庆历史”的浓厚兴趣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整个沙龙在师生共话中不断升华,整个活动进入高潮。

交流结束后,思政教学部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李阳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红岩精神的交流学习,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重庆红色抗争的历史,进一步学习身边英雄烈士不朽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希望每一个参与的同学们能从红岩精神中汲取能量,从英烈事迹中感悟初心,激扬爱国志,奉献新时代。”

扬红岩精神,共时代奋进。主题沙龙在缅怀红岩先烈的《红梅赞》音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沙龙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催人奋进,使自己又一次深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认识到伟大的信仰与坚贞的信念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在新时代践行先烈遗志,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文/杨贵珍

图/旷媛园

(思政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