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幸福的是什么时候?无疑是收获的那一刻。在过去的一年里,农耕协会带领全校同学在远景农场用汗水孕育出了丰盛的劳动成果:六月的菜籽油、九月的红薯、十月的黄豆以及部分蔬菜瓜果。11月23日上午,农耕协会以及各院系农场劳动工作队的部分代表同学们汇聚我校读者公园农耕文化展览馆,一起拉开第四届丰收畅享会的序幕,共同庆祝和分享劳动的成果和感悟。
热饺滚滚·暖意浓浓
饺子代表吉祥团圆,选择包饺子作为本次丰收畅享会的初始项目,代表着远景农场是一个大家庭,来到农场就是回家,吃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不仅去除了冬日的寒冷,更温暖了悸动的内心。韭菜是农场自己耕种的,没有化肥农药,纯天然有机食品。随着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饺子包好、下锅、上桌、入口,浓浓的饺香在舌间绽放,让大家忘却了冬日的寒意。
参观农具·领略文化
鱼篓、斗篷、竹鸡笼……随着对生产力要求的提高,这些曾经的农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却被完好的收藏在农耕历史文化展览馆。大家在讲解者的带领下,进入展览馆中,看着陈列出的农具,各式各样,很多大家都没有看到过,这些农具的历史底蕴被重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各种农具广泛的用途,巧妙的设计,不禁让大家感叹古人的睿智,仰慕劳动者的劳动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创造。
豆花红薯·共同畅享
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是个体力活,浸豆子、磨豆腐、烧浆……工具是传统的石磨,放上同学们自己耕种、收割、浸泡的黄豆,两人一组,一推一拉,转动石磨,便磨成奶白色的豆浆,用纱布滤掉豆渣,放置大锅中煮沸,顿时,浓郁的豆香散发开来,引得在场所有人炽热的目光。在锅中点入卤水,稍作等待豆花就完成了。而同步进行的油炸红薯丸子,则是使用农场自己耕种出来的红薯和菜籽油,先将红薯蒸熟、捣成泥,加入淀粉、面粉,揉成丸子,待油锅七成热时,下锅慢炸,外酥里嫩的红薯丸子就大功告成啦。
大家吃着由自己亲手种的黄豆磨出来的豆花,品尝着红薯丸子,心中百感交加,种豆子的苦、挖红薯的累都烟消云散了,涌上心头的是满满的幸福,以及丰收的喜悦。
耕读记忆·真情流露
活动最后,主持人邀请在场的同学们分享畅谈在远景农场的劳动实践感悟。来自农耕协会榜样建设中心的潘春巧首先为大家分享到:“农场的日常劳动实践看似辛苦,却蕴含人生大智慧,有劳动有付出方才有收获;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没有良好的坚忍能力,也就没有办法实现一般人无法实现的高度。我现在对这个集体、这个大家庭充满了归属感和热爱。”来自新媒体宣传中心的黎襄也感同身受:“农耕,幸福而温暖。也许一粒黄豆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但于我而言,却是一个春秋的成果。我们在这期间认真对待,也在这其中快乐享受。耕种的过程就好比人生成长的过程,会有实践付出、经验积累、失败总结、成果收获,关键是顺应天地,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方可取得成功。”其他参与过远景农场劳动实践的代表同学们也都纷纷表达了对农场的看法以及对劳作的感受和热爱,话语朴实,流露出的真情,充盈在为农场进步做出努力的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远景农场年年丰收照新锐,移通学子岁岁耕耘励人生。本次丰收畅享会为大家一年的劳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们庆祝农场丰收,通过制作美食,品尝、分享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农耕,同学们爱上这片土地,因为农场,同学们体会到耕耘的含义。在丰收畅享会上,既有代表同学们辛勤耕耘丰收的农作物产品,更有来自大家发自肺腑的感悟,这些都是同学们人生成长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但人生历程却只有两季,奋斗就是旺季,懈怠就是淡季,希望这些宝贵财富能够伴随大家,追逐人生,追逐完满。
(撰稿:白婷、刘若栋 摄影:田小露、彭玉龙视频宣传新闻中心)
(团委供稿)
上一条:【聚焦远景】说课比赛促总结,坚定目标助提升——远景学院第一届说课比赛(第二场)圆满结束
下一条:【钓鱼城研究院】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钓鱼城研究会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