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4时,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非遗传习教育”传统刺绣制作技艺第三期在非遗传习基地北山斋E101如期上课,国家一级刺绣师单大琼女士莅临教授“夏布刺绣十二生肖”和“双面绣扇子”的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中心教师李凤勤及30位学生研究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夏布刺绣历史悠久,始于北宋,发展于晚晴,是以古朴、泾渭分明的夏布为刺绣底料而进行刺绣的手工技艺,将粗犷古朴的夏布与精致细腻的丝线、画理、绣理相融合。用简单的线条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美丽的视觉效果,以民间传统的题材进行艺术的构思。
单大琼老师要教给大家的十二生肖的挂饰和双面绣扇子的刺绣技艺,“鼠、牛、虎、兔……”这些可爱的动物也代表着中华传统刺绣和中国特有的生肖文化结合起来。每个同学拿到的作品都不尽相同,绣工比较出色的优秀学生研究员学习的是用单线绣双面绣,绣法繁杂精致,双面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且在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被改造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和珍视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让这些蕴含着人们的创造智慧,表达着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传统技艺可以在我们的一针一线间一代代传承创新下去。
撰稿:杨丽
摄影:李冰霞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
上一条:【钓鱼城研究院】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钓鱼城研究会在行动
下一条:【校友风采】日雕月琢,点“然”青春——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13级校友刘舒然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