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朝阳照进鸟鸣树静的校园,正是万物活跃的时机。第四届创意•科技文化节之创新DIY竞赛以崭新的形式迎接着移通学子的参加。本次活动从2020年3月1日开始进行报名,历时24天,来自各学院报名人数200余人,共收到作品50余件。经过初赛和复赛两轮筛选,3月24日下午4时进行决赛答辩。答辩中,参赛选手们各施所长,展现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科技亮点:
进入决赛的十二组成员早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各组成员制作的创意作品无一不叫人惊叹,现场的答辩内容精彩连连,看廊桥上的红墙黛瓦;寻觅童话里的一抹秋意;闻樱花树下的阵阵清香。
作品《莲跃亭》由成员刘行、周玮璐、杨洪刚制作而成,其彰显了中国古亭的唯美之韵,参赛选手以古建筑物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展开对作品的介绍,在答辩过程中紧扣传统楼亭进行深入讲述,似乎在观众的眼前呈现出一幅古风古韵的画来,尚有“寒食游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之感。一处“莲跃亭”已在无形中将我们带入今天的主题——保护环境。
作品名:《莲跃亭》
作者:刘行 周玮璐 杨洪刚
“智能化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与科技发展之间并不是只有矛盾存在,它们是可以相互利用与协调的。”作品《智能移动简易房车》的参赛选手在答辩时提出了科技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将观众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带向不同的角度。该作品以易拉罐和木制纸板为主要材料,装入由参赛选手自行设计的WIFI热点连接控制,制造出一个可用手机调控的房车,并设想未来小汽车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具备出行与居住的功能,以节省更多的土地,从而达到对环境的保护。“智能移动简易房车”既体现了参赛选手的创新思维,又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思想,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会找到一个平衡的“相处模式”。
作品名:《智能移动简易房车》
作者:殷华阳 郑明 陈芳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陆地上的一切都带着人类文明的痕迹。海洋,这个神秘而又迷人的领域,是人类尚未完全开发的自然之地,但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海洋污染日益加深,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作品《鲸》围绕海洋,从纪录片《鲸鱼的轨迹》中获得灵感,蓝白为底的“塑料”海浪,以塑料为主原料创作出一条残缺鲸尾,参赛选手在表达海洋污染的景象中,以塑料袋为浪的原型,残缺的鲸尾最为突出,暗喻海洋因为人类污染导致的内部残缺不堪,外表的鲜丽已经快掩盖不住本身受到的伤害。作品《鲸》将美感与对海洋污染的反思融入作品中,在给观众带来美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将海洋污染独特的表现出来,不由的让人想要去关注海洋污染问题,一起呼吁保护环境。
作品名:《鲸》
作者:卢思彤 曹新颖 陈子墨
十二组选手答辩完毕后,评审团和各组参赛选手等一同上台合影留恋,也给整个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个活动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亮眼的参赛作品,感受到了校内浓厚的创新氛围。之后,我们还将选出部分优秀作品送予更高的平台,希望他们能在前往国赛的征途中如雄鹰般,带着自身的创新与追求向着更高处飞去,突破自身,拓展眼界,在国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经过评委的严格评选,最终确定并公布决赛作品的排名。奖项共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最佳创意奖五种类别,最佳创意奖由设计创意分加设计理念分得分之和的平均分最高分作品获得。作品《鲸》的独特魅力获全场评委和观众的认可,拿下大赛的第一名,其余优秀作品依照得分进行排名。
(获奖公示)
供稿:校学生会 方晓薇
供图:校学生会 方晓薇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上一条:【就业创业】于规划中汲力,扬生涯之灯火——记“职”规未来第五期之唤醒你的生涯无限可能团辅活动
下一条:【中德之窗】畅所欲言,你问我答,在聆听和交流中走近——记中德学院三月院长座谈会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