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使青年教师稳步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3月15日,思政教学部召开了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见面交流会。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最美教师”、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秀伦教授与我部门李阳、陈静、靳银霞三位青年教师出席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年教师与导师之间深入沟通,相互了解。
交流会上,刘秀伦老师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刘老师语言朴实,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拉近了与年轻老师们的距离,也为日后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三位老师也从平时的授课、科研等方面向刘老师做了工作汇报。通过简短的交流后,刘老师提议深入课堂了解老师们的教学情况,然后再根据授课情况再进行针对性指导。
第一次课由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李阳老师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部分。整个教学中,李老师气度沉稳,推进教学有条不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准备。在教学设计上,李老师注重在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主脉,通过较为清晰的历史发展逻辑,把历史事实较完整和科学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透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在。在重难点把握上,李老师注重对知识点的及时回顾与复习,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能力,同时,李老师还在教学中多次设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互动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后,刘秀伦老师围绕这节课的课堂组织、教学设计、整体效果等进行了全面点评。她首先充分肯定了李老师沉稳娴熟的授课过程,对课堂的有效管理,特别肯定了同学们上课前主动把手机上交到讲台上,证明李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课堂管理非常好,学生也非常认可。此次授课总体上呈现出了很不错的效果。同时,她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设计提出了切实的建议,认为李老师在讲深讲透重难点、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等方面还需要多下苦功,并鼓励李老师继续努力,在教育教学上不断精进。
听完课后,刘老师还与陈静、靳银霞老师在办公室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教学上,她告诫教师们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优秀的教学效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处精彩表现都需要教师课后辛苦付出。优秀的课程是精心打磨的结果:课堂互动要进行巧妙的设计,教师板书要画龙点睛,语言艺术要抑扬顿挫。在科研方面,老师们一定要多看书、看好书、看经典好书,多积累素材。不要盲目申请项目,要结合自身知识储备、研究方向与当下热点相结合,“不打无准备之战”,精准申请,这样研究的项目才有价值,才有深度。通过此次交流,两位老师受益匪浅,并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此次交流见面会,刘秀伦老师以自身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激励青年教师们,成长导师精心指导,为我部青年教师打开了一个快速提升和改进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窗口。优秀导师传经送宝,青年教师乐学好学,对从根本上提升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意义深远。
(思政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中德之窗】新合作、促融合、共发展——记中德学院成功举办与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线上交流研讨会
下一条:【思政教学部】奋战“十四五” 改革正当时——思政教学部德育教研室召开精品课程建设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