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学院风采】深入学习集团战略 全面落实“因材施教”——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董事长精神文件学习(三)

2021-04-09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对集团战略理念办学定位的深入理解,并全面落实在“因材施教”的各个育人环节,4月7日下午于双栀书院403教室,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三次“董事长精神文件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刘贵容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老师参与。

会议一开始,刘贵容依据“集团会议及彭总讲话精神学习要点”文件里的四部分内容,为大家传达学校转设后的办学定位,并对“四位一体书院制”这一特色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讲解,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转设前的学校办学定位、育人机制与现在的办学定位和育人特色进行纵向比较,帮助老师们理解现在“信息产业商学院”的育人目标——信息产业经营管理者的现实意义和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高瞻远瞩性,也通过与同类院校的横向比较,理清我们的办学优势和竞争策略。刘贵容还以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为证,让老师们看到集团实施的“因材施教”特色教育和面向信息产业培育“一专多能”“全面手”的显著成效。

“我们是一所极具特色的民办大学”,“四位一体双院制”所形成的“书院制民办大学”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更是我们认识和行动的航标。“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所带动的新工科与新商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成为工科里最懂商科、商科里最懂工科的复合型、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能够为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身也能找准职业发展方向和生活方向,成为“完满”而幸福快乐的人。

刘贵容谈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目前有6个专业,均授予管理学学位。围绕着“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两大产业优势形成的学科群发展态势,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资产评估6个专业其本身就兼具“新商科”和“新工科”的交叉融合性,如何进一步达成董事长关于“信息产业经营管理者”的育人目标,需要我们从专业建设的各个维度展开,传统的工程管理和资产评估更需要大胆探索,比如资产评估专业可以新增数字资产评估与交易管理的课程模块,工程管理专业继续在BIM(建筑信息建模)系列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延伸BIM关联课程,最终形成与企业用人需求一致的BIM人才培养机制。”

“集团会议及彭总讲话精神学习要点”文件学习完后,潘显兵院长结合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发展实际,部署了全面执行集团战略的工作框架,强调在“因材施教”上我们大有可为的几个方面:建议教研室组织教师通过学业导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然后给予个性化成长关注;各个专业的负责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的设计尽可能考虑“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老师们,也可以多多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对他们就业于信息产业各个工作岗位给予“一对一”的帮扶指导。

开学以来,学院集中组织了三次董事长精神文件学习活动,通过“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学工办主任-教师/辅导员”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集团战略。我们始终相信,去实践、去发展、去创新,以“心之所动、飞奔逐梦”的心态,借着数信学院刚刚落脚双栀书院的良好契机,全面落实“四位一体双院制”,“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类的6大专业,能在“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信息产业经营管理者”。

 

 

 

图文:刘汉君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