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611期|书院印象:“小方言、大中国”——记廊桥书院方言系列活动(第5期)

2020-11-25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简短的交流,一次欢乐的相聚,小小的方言相聚移通,五湖四海的学子述说着大中国地大物博。

11月22日,廊桥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与方言社联合举办方言系列活动第5期,“小方言,大中国”让说着不同乡音的大家展示着关于家乡的一切,也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寻找着更多的伙伴。

方言,一张名片

120余名同学缘聚廊桥一下子让书院变得热闹非凡,活动现场,方言成了每个人最独一无二的名片,“安逸”、“整哪样”、“嘎达”等等方言词语在书院走廊里持续回荡,相同的语言让即使素不相识的大家走到了一起,说着家乡的相同故事,相同的回忆以及相同的怀念。

方言,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介绍了自己,也传递了家乡的温暖。

方言,一份通行证

骤降的气温书院外寒风刺骨,但书院内却热火朝天。

书院为本次活动设计了4个环节:“一方之物,八方之言”、“观‘影’识‘意’”、“方言连连看”以及“听歌识曲”,活动参与者都将手持一份“通信证”挨个闯关。每个环节都由“方言”串连起来,用方言表达同一个物品,收获无数惊奇的答案;听着方言猜意义,得到大相径庭的结果;一段方言的影片,猜到了不同的结局。

欢声笑语里,每个参与者的通行证上都打上了标记,中国的地大物博的方言体系震撼了每个人,南辕北辙的每个答案都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也激发了一些人“去那里看看”的想法。

方言,一种思乡情

熟悉、亲切的家乡话萦绕在耳边,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更加的思念。方言不仅仅是一种家乡话,它是远方游子对家乡的眷念。

“想家了,晚上回去给家里打个电话。”

一场方言的活动,让一些游学在外的同学再次回忆起了家的美好,也让一些人找到了自己的老乡,每一次参与活动都是一次体验,或者并没有学到什么,但在这寒冷的冬日回忆起了家的温暖。

美好的相遇在廊桥,熟悉的方言在心间,“小方言,大中国”方言系列活动正式结束。廊桥书院将多样化的方言与书院家文化相结合,碰撞出惊艳的火花,在未来方言系列活动会持续展开,为在外的游子们提供可以展现家乡魅力的平台在书院寻找一份温馨与一份归属


供稿:廊桥书院品牌推广部

撰稿:蒋欣怡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