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名师课堂】看清国际格局,展望中国未来

2019-10-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但东北亚国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进一步探究东北亚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促进师生对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的了解,10月11日晚7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星宇教授受邀来到移通学院,在下里巴人剧场围绕这一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何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先,大国之间的对比步入多极化新阶段。其次,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遭遇“特朗普逆风”。再次,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势不可挡,新科技与新工业革命的双刃剑效应凸显。另外,文化多样化进一步走强,“模式之争”加剧。再者,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多元化影响深远且复杂。最后,国际危机处于常态化。综上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解,可知世界正处于一个新旧时期秩序交替的过渡期,并且存在着失序甚至无序的风险。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有着时代紧迫感,与完善自我的精神,致使我们能走在这千变万化的时代之前。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是地域形势最复杂、最敏感的地区。这里聚集着众多国家的领土利益,大国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博弈,国家战略关系非常复杂并且难以把握。多重因素作用于东北亚区域使得其格局发生转变。美国掀起了贸易纷争冲淡了地缘政治对峙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东北亚地区传统多边体系的解构与削弱对于地区多边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尽管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依然存在,但朝核问题紧张的氛围得到了缓解,并给东北亚格局转换带来了空间;日本作为东北亚经济强国之一,其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强了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条件。

近年来,朝核问题、萨德问题以及钓鱼岛等争议问题层出不穷。“萨德问题”的外延,韩国声称:萨德导弹是为了防御朝鲜的军事活动而要求美国在韩国本土上部署的。实际上,真正掌控萨德系统的却是美国人,虽然韩国口口声声宣扬是为了防御一个军事实力大不如自己的朝鲜,但是萨德系统覆盖范围却覆盖了中国很多的区域,对中国本土产生影响。同时朝鲜也进行了导弹与核试验。可见两国在军事化上的提升与国家利益的野心。“作秀”的南北首脑会充分体现出两国只是明面上的和好,秀场转换不能意味着关系递进也不能意味着问题的解决。

王星宇教授讲到:“外交是一个国家内政的体现与对外延伸。”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着新型的关系体系,是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应对方法。其实质是为了寻求处理国与国关系的一条新路。推动“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为了全人类考虑,并不是为了霸权化,利益化。同时,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国际身份转变要求中国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弱国无外交永远是真理。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曾说过:“军人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不要指望我们这些外交官能用嘴巴给拿回来”。这里不是说我们要让军人上战场把外交场的强硬打回来,而是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要强大,具有别人不敢挑衅的能力。除了军事能力,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的逐步增强让中国在外交上拥有足够的发言权,也能去彰显中国特色的责任担当。展望中国的未来,中国会以人性化的发展益国益民,中国必将肩负世界团结之大任。

 

 

图文/王俊辉 樊志豪

(名师课堂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