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如何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老师如何进行生涯教育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生涯团辅工作?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于2020年5月9日14:00举办了“职言职语”职场系列讲座第75讲––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浅析。
本次活动邀请重庆工商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周婷主任作为主讲嘉宾。针对我校就业课的教师以及对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感兴趣的老师进行的线上理论培训。
什么是生涯?首先周老师通过古今中外文化、自身经历向我们引入了生涯一词。随后周老师提出了生涯的六个特性:时间性、空间性、独特性、现象性、主动性、方向性,并结合家庭关系、工作实际和分享名人故事向我们分别介绍了每个特性。最后总结出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
第一理论:特质因素论。周老师介绍了帕森斯提出的特质因素论,该理论为生涯规划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周老师接着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讨论+访谈,从学生工作出发,如引导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学生职业选择,最后知己知彼,让老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树立职业愿景。
第二理论:生涯发展理论。周老师介绍了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展示了生涯饼图、生涯彩虹图,长度、广度和宽度的生涯“三度”,并提出人是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子女、学生、工作者、持家者等等,从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讲解了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特性。为下个发展阶段提前做准备,完成每个阶段的愿景。
第三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周老师介绍了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介绍了正六边型模型,具体阐述6个职业兴趣代码、非正式评估法和SDS量表的运用。最后周老师引用霍兰德的话进行总结:“虽然我们做了几十年的研究,但预测个人职业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却是询问这个人自己想做什么。”
周婷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理再次提出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生涯之道即:知己知彼、决策行动。我校近30位教师实时在线参加本次培训。
本次活动是就创中心为即将开展的“职”规未来——生涯修炼记系列活动的准备,该活动是为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辅导和职业发展指导,解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困惑,具体开展方式为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在接下来时间杨德龙老师和李婷老师会对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进行线上的理论知识培训。
培训心得体会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后来工作也没有接触太多。听了周婷老师的课,对很多问题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之前给学生做辅导都是根据自身经验教训以及自己的思考感悟,比较散表面化。听周婷老师讲的比较专业。以前在网上也看到很多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听周婷老师讲课的时候有那种网红和专家对比的感觉。周老师讲的有深度有开阔度,知识沉淀和专业度都比较高。——淬炼商学院李晓燕
周老师结合自己从2005年至今的教学经验和咨询经验主要分享了特质——因素论、生涯发展理论以及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这些理论内在的脉络和联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会让我在讲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能更加娴熟的运用这些理论。特别是,周老师讲到的“特质——因素论”也适用于高考志愿填报,比如:个人特质+专业信息=理想志愿,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可以把这些理论运用于招生、学生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学生职业咨询等工作中。总之,借用周老师的一句话“理论对咨询的影响之一就是:可以将非常支离破碎的资料整合成有意义的整体”,周老师的这次课程就给了我一个把知识系统化的契机。感谢周老师,感谢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钓鱼城研究院 陈巧蓉
感谢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注,感谢就创中心搭建的教师提升平台,感谢重庆工商大学周婷老师的倾囊相授。作为一名杏坛新人,聆听了周婷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丰富,可学习之多,可钻研之深,可实践之趣,让我更加喜欢上这门课程,希望自己持续提升理论素养,丰富教学技能,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汇江书院 程晓娇
听了周婷老师的课,感触颇深,她主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理论中的三个理论背景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其中包括了特质因素论、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周婷老师具体从特质因素论中强调的匹配性;从生涯发展理论中强调当下受访者的角色和终身职业的理念,从而获得平衡的生活;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强调的职业兴趣影响职业的抉择。非常感谢周婷老师的专业讲解,也对我今后在进行职业规划课程讲授内容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袁小又
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2020年5月11日
上一条:【组织建设】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召开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干部中期网络座谈会
下一条:507期|书院印象:“我和桥墩儿过五四,共展青年好活力”--廊桥书院与你“共话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