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完满观察团“新变化,新发展”,1+1新模式——校级和学院观察团相结合,通过两方力量共助观察团的发展。在学校实施完满教育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完满制度的改变,更好的发挥完满观察团在完满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学院之间相互联动: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完满观察团、外国语学院完满观察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完满观察团于2021年4月16日16时在荷悦会议室开展“校级助力,学院共融”完满观察团交流会。
莅临本次会议的嘉宾有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何燕老师,完满观察团指导老师、校级完满观察团成员徐明飞老师以及学生代表;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工副院长任瑞娟老师,完满观察团指导老师、校级完满观察团成员曹文扬老师及学生代表;外国语学院学工副院长祝玮老师、完满观察团指导老师魏宇竹老师及校院两级“1+1”完满观察团学生代表。
戮力同心,共助完满
在交流会中,各学院完满观察团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就各学院完满观察团当前状况进行介绍。外国语学院魏宇竹老师对目前外国语学院完满观察团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后,重点指出本学期外国语学院完满观察团的“两个变化”,即完满观察团队伍的扩大以及在校院两级“1+1”模式下所创造的新平台。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曹文扬老师及学生代表则重点介绍了该学院完满观察团“2345+”的运行模式:2是“两个原则”,即明确公开、客观评价原则;3是“三个方法”,即组内责任制、每月举办组内交流会、考核成员;4是“四项权力”;5是“五项义务”,为其它学院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制度体系。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观察团导师徐明飞老师从本院完满观察团整体机制进行阐述指出:良好的分工能让团队工作更高效。三个学院不同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为彼此创造了良好的范本,为进一步提升完满观察团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答疑解惑,完善完满
三个学院就完满观察团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疑惑展开讨论,各学院老师及学生代表指出:完满观察团改制交替期存在着资料归口不清晰;部分活动持续时间过长,观察员付出的时间成本过高;部分活动难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何让观察团成员在工作中得到“获得感”等等。面对以上问题,外国语学院祝玮副院长指出,重点工作计划的选题要从时间维度、专业维度、性别维度等多方面去考虑,避免漏掉活动中的部分细节,导致观察员误评。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何燕老师重点强调了对成员的培养,以及成员参与主办方总结环节很关键。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工副院长任瑞娟老师说到,完满观察团成员要有输出才能更好的成长,在观察活动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文字或者短视频的方式记录活动,并通过交流和分享会的方式让其更具“获得感”。田茂杰同学针对完满观察团成员选拔也提出可与青马工程进行融合,让同学们更好的将青马工程理论培训应用于实践,助于完满观察团的发展。
以人为本,观助完满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何燕副院长指出,完满工作主要在两个层次,一是如何完成这份工作,二是完成之后如何把完满观察团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作为完满教育的温度计,完满观察团最重要的还是观察员本身,各学院应着重培养观察员的观察力与自主总结反思的能力,于此同时,合理缩减同类活动,减去观察员不必要的时间成本,让其思考如何将活动精细化、品质化。
完满观察团的工作开展在新学期取得了良好成效,这都离不开观察团成员的共同努力。校级完满观察团为学院完满观察团工作常态化开展,提供坚实后盾;三个学院的联动交流,共同梳理观察团工作中的问题难点,相互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促使观察团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完满观察团作为活动的“温度计”和“眼睛”,为完满活动提供参考意见,更有利于完满活动的开展,观“助”完满,我们一直在路上。
(团委供稿)
上一条:718期|书院印象:谷雨,又是一年别春时——爱莲书院“家节”活动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聚焦职业素养 赋能教师发展——记外国语学院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教师代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