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志愿服务】我愿做一只共同抗疫的“萤火虫”——艺术传媒学院学子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札记

2020-03-04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虫一般,在黑夜里,如火炬般光亮。

疫情当前,14亿中华儿女与祖国母亲血脉相融。疫情之下,你我同在,身着红马甲,带上红袖章,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学子们化为抗疫萤火虫,书写自己的“抗疫”故事。

用奉献为党旗增色

周小洁,艺术传媒学院2016级广编电视编导专业的一名学生党员。

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为维护群众安全贡献一份力量,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周小洁主动申请同万盛区区委工作人员一起加入疫情防控服务行动,在万盛区高速路入口处做志愿工作,协助排查外地人员及车辆,询问其来处,登记车主身份信息。每天早上六点就"火急火燎"起床,吃完早饭就赶去高速路口,工作持续一整天,直到下午六点才结束。同时,她还加入了社区党员服务队,到农村基层去开展了志愿工作。为村内中老年人普及知识并宣传相关防疫知识。

(周小洁同学与当地志愿者认真聆听工作内容)

林森,艺术传媒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期间,林森服从组织安排调动,辅助居委会完成线上宣传,提供便民服务;挨家挨户排查登记;在社区主要出入口引导居民出入登记、外来人员劝返工作;社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以及发放居民出入证等相关工作。

(在社区防疫工作点值班的林森同学)

用服务为志愿添彩

为响应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防止人员流动带来的病毒大扩散传染风险,丰都县栗子乡设卡在部分地方设卡加以监管。由于当地村委工作人员不足,冉昊主动请缨,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卡点防疫工作当中。

在冉昊同学的工作点,来往的人员和车辆比较多,工作比较繁琐,车辆进出须出示通行证或者相关证明。对于每一个进出的人员、车辆都要加以详细记录通过的时间、地址、联系方式、去往的方向等信息。

冉昊说:“我不是党员,但我同样知道疫情面前不分“你我”,我不在武汉,不在抗疫的前线,我所能做就是当一名志愿者参与到当地的防控措施当中,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冉昊同学在防疫签到检查站执勤)

从1月23日开始,艺术传媒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杨静同学,就已经开始在村委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登记来访人员、讲解疫情注意事项、负责村民健康登记及统计等等。

在做志愿者之前,未想到灾难离自己这么近,每天的工作内容并不是那么繁重,只是在全民抗疫下尽自己一份力。志愿服务中,疫情更让她明白要摆正心态,积极理智应对,不要过度恐慌,更不能听信偏信各种谣言。

(杨静同学为居民讲解防疫工作内容)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还有这样一名志愿者,他的行为得到了重庆市渝北区团委的高度赞扬,他就是艺术传媒学院2018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王秋潘同学。

王秋潘的父亲是一名中产党员,在新冠肺炎肆掠之时自发组建“抗击疫情志愿服务车队”,向奋战在渝北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工作者提供义务接送服务。受父亲的影响与鼓舞,2月17日,他选择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主动跟随父亲一起加入到防疫的工作中。

“不计报酬,不讲得失,我愿意在这危难时刻,贡献自己青春力量,保卫家乡人民平安。”这是王秋潘在战“疫”请战书中写下的话。

(王秋潘与父亲志愿接送抗击疫情医务人员)

在实干中铸就完满

胡高炜同学是我院2019级完骨初阶班学员,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加入当地居委会防疫工作,帮助居委会工作人员登记住户信息,数据汇总。为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小区开始实行单双号出入菜市场管理工作方法,居民们凭借手里的单双号出行。由于居委会缺少工作人员,胡高炜同学再一次担任志愿者,服务劝导居民们凭手中的号码初入,并引导居民出门正确戴口罩。

作为一名疫情防控工作者,我院完骨初阶班学员祁家庚同学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路口为来往车辆的司机、乘客检测体温,同时登记进出县城车辆车牌和人数。较大的人流量,较高的工作强度,较大的心理压力,没有让他退缩。

(祁家庚同学在高速路口为司乘人员测量体温)

没有黑暗不可逾越,光明必将到来。凛冬已过,春和景明,疫情终时,华夏大地仍是星河滚烫、水木精华,山河如故。




(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