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425期|书院印象:别都书院“战疫”守卫者(二)——我在寒风中温暖护航

2020-02-29

“叔叔您好,请佩戴好口罩,并出示您的通行证。”

“阿姨您好,进入小区请做一下信息核查登记,并配合测量一下体温。”

“同学您好,鉴于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建议您少聚餐、少外出走动。”

这是我校淬炼商学院、别都书院学生干部——“战役”守卫者李杨在垫江县松林十组安置房疫情防控站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时,与进出小区的居民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沟通交流的真实写照。

(图为李杨正在疫情防控点引导居民进行核查登记)

李杨告诉我们,2月6日,他在当地团县委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则标题为“【青年突击队】垫江招募青年防疫志愿者!”的文章。他想起在学校读书期间,学校也经常组织大家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号召青年大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贡献移通学子的一份力量。于是立马萌生了报名参与疫情志愿防控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出发点告诉给了妈妈,想听取一下妈妈的意见,没想到妈妈欣然同意,并表示只要他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大力支持。

就这样,李杨向团县委递交了志愿申请,并被成功安排到第二批志愿抗疫的志愿者队伍中。从2月15日到社区报到、参与防疫抗疫的培训起,李杨连续一周站到了防疫抗疫的第一线。当我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早上六点半,李杨就得起床,吃过简单的汤圆或者蛋炒饭后,就要到值班点进行签到站岗,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八点,中午吃完社区提供的简单盒饭后,没有一分钟的休息时间,他马上就又要投入到工作中。

(图为李杨正在做小区进入人员信息核查登记)

我们在电话采访李杨时,他告诉我们,他所在的垫江县松林十组安置房常住人口300多户,春节期间人数超过1500人,如何阻止病毒“流窜”?实施封闭管理,斩断疫情传播途径!“封”一个1500多人的小区难度可想而知,首先面对的就是封闭小区之后居民的情绪问题。

“我们家没有洗衣液了,能出去买吗?”“我们从农村过来,就是带了些基本的蔬菜和鸡鸭,还能进来吗?”“不让出去,那我们咋工作啊?”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类问题,李杨和站点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耐心地给大家做好解释工作,并尽全力协调社区和街道进行问题反馈,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引导大家正确积极地看待本次疫情防控工作。

(图为李杨在与小区进出人员进行疫情防控交涉)

解决了封闭小区后居民的情绪问题,紧接着,还有更大的考验等待着他们。

艰难险阻显担当,寒风冷冽磨意志。李杨所在的疫情防控点设置在小区门口,没有任何帐篷遮挡,这使得他们犹如站在风口值守,厚厚的棉衣也无法抵挡冷冽的寒气,让人瑟瑟发抖,手脚被冻得冰冷,从来都没有暖和过,寒风吹来耳朵犹如被镰刀割一样疼痛。尽管如此,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毫无怨言,一个个在寒风中屹立的身影,犹如一道守卫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安全屏障,深深地感动着小区里的居民。“参加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就是对我意志的磨砺与考验,用我们的辛苦和付出守护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再苦再累也值得。”李杨这样告诉我们。这场“战疫”中,他们是守卫者,却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家人朋友,也会困倦劳累,但他从不后退,选择做勇敢的逆行者,青春的靓丽色彩在奉献中闪闪发光。

用李杨的话来说,志愿者们做的工作虽然看似简单,就是“看、查、扫、记”,但是却需要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认真对待,首先看通行证,看身份证,看与通行者是否一致;其次检查通行证及相关证件是否盖章、是否属实,核查外来人员身份;然后对其进行温度扫描,确保其在正常体温范围内;最后监督其在登记本上进行信息准确的撰写记录,做好备案登记。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稍不留神和注意,就有可能造成人员漏查或信息错误,对防疫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同时也感受到认真工作、礼貌待人、志愿服务为自己带来的巨大改变和成长。

“有了李杨他们这一批志愿者的协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防控的工作量,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和有效防控,小区的疏导管控和排查要增加相当大的困难,他们真的是好样的,感谢他们!”社区工作者对李杨进行评价时说到。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寒风中的每一份坚守都会增添一份希望的曙光。李杨只是书院学子在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站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充分展示出移通学子的精神风貌,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安全线”,他们在寒风中守护他人,也守护彼此。冬将尽,春可期。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别都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