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名家大讲坛】直面利己,成就自我

2021-09-2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行为仿佛都与利益挂钩,但利己主义又何错之有呢?9月27日晚上7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刘玮教授做客“文化移通-名师大讲坛第268讲”在缤果大剧院以“利己主义错在哪儿?”为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并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利己主义真实的含义。

刘玮老师首先以“你爱自己吗?你关心自己吗?你是利己主义者吗?你讨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这四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大家思考利己主义到底是什么?刘老师由浅及深地举例让大家置身于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以一个大家在学生时代常常遭遇的“问同学问题,同学回答不会,但第二天考得却比谁都好”情况为例,让我们初步了解利己主义的含义,其中利己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行动都是由自利的动机推动且不可能有任何利他的行动的“心理利己主义”,另一种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才是道德上正确的“伦理利己主义”。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有一个名为“古格斯的指环”的故事:一个名为古格斯的人捡到一个有魔力的戒指,它具有隐身的功效,这个戒指对于利己主义者来说,便是满足自己利益的一大利器,古格斯凭借魔戒坏事做尽。由此,我们推出支持“心理利己主义”的理由:是当你做某件事时,你的驱动力总是最强的欲望,而当你被最强的欲望驱动时,你是否总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呢?答案是否定的。张桂梅创办女子学校的无私事迹便否定了这一理由。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说道:“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器人,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留所谓基因这种秉性自私的因子”。这理由能佐证“心理利己主义”吗?其实并不能,基因理论混淆了我们宏观和微观的问题,对我们的演化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

大家所熟悉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到“看不见的手”促使着资本家去做一些并非出于他本心的事情,这同样被刘玮老师轻易地举例推翻。仅仅“市场失灵”四个字就能轻易地推翻“伦理利己主义”。同样,“要求你做道德的事情就需要一个好的理由”这一观点能否论证道德利己主义呢?“也不能。”刘玮老师说道,“我们其实可以因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当一个孩子马上要掉到井里而伸手拉他一把,这就够了,道德理由是把前提中的一个条件当做了全部条件来理解了。”所以“古格斯的指环”柏拉图该如何破解呢?刘玮老师阐述到:“借助隐身指环这个行为代价极高,它是对你灵魂内在的一种深重打击,你始终要用一种隐藏的方式度过此生。”所以,伦理利己主义从支持的理由来分析本就是是自相矛盾的。

在刘玮老师的引领下,看似在讨论“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错在哪里。其实,这是一场自我的深度剖析和灵魂碰撞的盛宴。未来的我们应该要全面地看待“自我”,对自我有更多认识和道德的要求,让自己的动机和行动更加透明,直面利己,成就自我。



图文:徐文静 高裕轩

(名师课堂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