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和提升工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参与热情,增进校园科技创新氛围。2020年12月10日,由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承办的2020年工程师成长计划之第八届焊接技能大赛决赛在第一实验楼S1505举办。经过初赛理论知识考查,复赛电子沙漏制作比拼,共有50名同学成功闯入决赛。决赛作品为难度系数极大的渐变流水灯制作,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专业评审老师的严格打分,共有31名同学分别获得本次焊接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两轮角逐,出战决赛
12月4日,初赛笔试从495名参赛人员中选拔出250名精通理论知识的同学进入复赛,12月8日,在更加激烈的复赛中,有50名同学从众多参赛人员中脱颖而出,进入本次大赛决赛。在经历了两轮的激烈比拼后,选拔出了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选手,这为决赛的推进和作品质量的保证都奠定了较强的基础。
自信满满,严阵以待
本次决赛要求参赛人员运用焊接技术按规则制作“渐变流水灯”。众所周知,决赛作品的制作要比复赛作品“时间漏斗”的制作更加复杂、繁琐。但是赛前进行签到时,选手脸上洋溢着微笑,丝毫看不到他们的紧张,相信他们对本次决赛满怀信心。参赛人员有序进入比赛场地后,安静认真仔细地检查面前的制作零件和工具,及时查漏补缺,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工作人员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参赛人员神情专注地拿着工具进行操作,瞬间进入自己的制作世界。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赛正式开始后,参赛选手根据脑海中已经构建好的思路快速进行零部件组装,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在仅仅28分钟后就有参赛选手完成制作并成功点亮“渐变流水灯”。但因为制作难度较大,也有几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作品制作,遗憾离开比赛场地。在比赛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将10欧姆的电阻焊到了330欧姆的位置上”,“零部件不小心搞丢了”“少焊了零部件导致流水灯不亮”,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让参赛选手慌乱、抓狂,反而是在第一时间沉着冷静地纠正了错误。
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对参赛选手进行了采访,18级选手杨运玲说道:“我已经是焊接大赛的‘老人’了,每年都会参加,为的就是能在一次次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焊接水平,为一年后即将踏出校门打下坚实的基础。”19级选手龚睿在采访中表示:“今年的比赛难度高于去年,对我而言是全新的挑战,同时,我也在20级学弟学妹身上看到了他们对比赛的热情,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能拿到好名次,学到新知识。”20级选手罗秀丽在采访中说,他们此前大多没有接触过焊接,在比赛过程中操作速度较慢,看到学长学姐熟练操作,他们由衷的钦佩,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心中的斗志,明年再战。
从初赛到决赛,从理论到实践,同学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们一路走来最关注的不是比赛最终的名次奖项,而是通过这场比赛能给自己带来动手能力的提升,焊接大赛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积累了在实际操作上的焊接经验。工程师成长计划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舞台,这里有专业的教师指点,有企业的对接支持,有理论的授课讲座,也有真实的项目实战和专业比赛,希望同学们通过一步步的“修炼”,向着合格工程师的道路步步前进。
(撰稿:赵浩宇 王嘉欣 摄影:宣传调研部)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党建工作】凝聚思想共识 强化政治引领——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下一条:【青马工程】“初心不忘,用心起跑”——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初阶班理论课程第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