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院系风采】“阳春三月,完满同行”——艺术传媒学院2019年3月完满教育重点工作回顾

2019-04-01



阳光三月,初春柔情,满载绿意,窈窕而去。暮春将至,艺传人仍将延续努力,收获辛勤,载着青春的岁月一同,奔向美丽的明天。

志愿服务:感恩于心,致力于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精神的主旋律。在“学雷锋纪念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以“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志愿新风”为主题的雷锋日特别活动,通过宣传、互动的形式,来弘扬和宣传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


清风徐徐,万物生辉,远景农场耕种忙。3月14日,一个美好的日子,由艺术传媒学院生活权益部组织的农耕服务支队,在远景农场开展了新学期首次农耕活动。志愿者们从领取农具,到自留地耕种规划,再到土地开垦,挖沟打垄,除草搬石头,挥洒汗水的同时,欢声笑语,一切都井井有条。


观旧时农具,品前人之路,忆古思今。3月20日,生活权益部组织了2018级数字媒体艺术2班全体同学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锄头、耙、犁等农具的注解、说明,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在一旁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工具虽然简单、传统,却是农业发展的缩影。



民以食为天,食以五谷为先。五谷非播不可收,非种不能活。3月21日,在我院生活权益部的带领下,农耕服务支队在自留地上播下了春天的种子。为了有更好的效果,队员们还特意打电话向家人取经,学习着怎样种菜,怎样管理维护,以及注意事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农耕工作,引导学生参与农耕劳作,既是践行我校完满教育育人理念的呈现,也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劳动光荣的重要途径。传统耕读文化所秉承的是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实践理论,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呈现出来,才能达到在优秀文化浸润中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社团活动:读书品茗,青春常在

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院团总支、学生会于3月7日中午在中德书屋开展了新学期读书分享会。此次读书分享会以书香致远,墨卷致恒”为主题,副院长李克伟、李军老师以及各部门学生干部和干事参加了此次分享会,共同品味书本的魅力。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3月7日,艺术传媒学院“三七女生节·青春好时光”特别活动在第八教学楼一楼大厅举行。一笔成画、猜谜语、表白墙、品茗等精心设计的小活动,在老师和同学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女生节”不仅为女大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和展示青春风采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体现了尊重女生、关爱女生的风尚。


竞技体育:一年之计在于春,运动正当时

3月12日中午12点,艺术传媒学院2019年春季运动会在田径场举行。运动会展示同学们的青春风采,考验体能与心理素质。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健康和坚毅。


青马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增强基层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完满教育学生骨干作用,提升学院完满教育工作质量。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于3月18日下午在第八教学楼101会议室展开了“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专题培训。此次培训由姜璐老师主讲,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李克伟老师、全体辅导员和培训班与了本次培训。

姜璐老师针对“如何办好一场活动”为主题,从“策划”、“执行”与“总结”三个方面展开培训。姜璐老师指出在参与活动时,高峰和结尾的体验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带动学生的参与感,需要有思想、有策略的去安排活动,不断积累活动经验,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艺术修养与实践:妙语连珠,“话”茧成蝶

   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比拼,艺术传媒学院第五届主持人大赛决赛于3月24日晚19:00,在下里巴人剧场口舌生花,妙语连珠,“话”茧成蝶。晋级决赛的12名选手,经过了3轮比赛的激烈比拼,最终来自2018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陈艺铖同学摘得本次主持人大赛的桂冠。


本次主持人大赛的举办为对主持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机会和平台,同时也为艺术传媒学院发掘了更多的艺术人才,丰富了他们的舞台表现力,相信在之后的活动中,他们一定会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一曲春魂,心怀美丽,悠长的守望涌动着神韵的三月天,行云流水间梦断天涯,幽香的诗句在无我的境界里寻找远古的风雨,释放情怀,悠悠心曲流淌着水一般的文字。三月已接近尾声,四月扬帆起航。

(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供稿    雷雨晴 刘俊麟/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