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远景学院第一届说课比赛第三场活动在菩提多功能4教室举行,三位参赛教师杨滨宇、李欢、吴慈荷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本次活动评委由学院执行院长皮若兰、通识教学部金光美教授,及各教研室主任担任。
首先,杨滨宇老师进行了《大学英语阅读课》说课。他结合远景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了分析,强调课程的节奏,将课程设计为重点词汇、长难句分析、篇章解析和复习巩固几个流程。杨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表达,以单词shoot为例,着重阐释了他在课堂中的扩展式教授法,通过相关词汇拓展,中英词义的辨析,以及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的扩充,让学生提升词汇量,并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随后,李欢老师展示了她设计《高等数学》课程的经验之谈。数学作为理工科学校的基础课程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李老师根据远景学生情况和后续专业课的需求,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诸多改进和思考。她从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模式与设计、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改变与反思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说课。在课程设计中,李老师注意使用趣味性手法解决难点问题,在课后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让学生弥补课堂不足,通过比赛和课堂的结合提升学生实操能力,足以可见李老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付出的热情和努力。
吴慈荷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她对《西方哲学史》的高期望和严要求。吴老师从课程定位、学情分析、培养目标、哲学学科、远景分析、培养方法、课程建设、培养成效八个方面,详尽地梳理了这门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吴老师的说课,可以看到她对于阅读原著的要求,并通过教学传授、课堂任务、考核评价等环节,进行了落实。同时,她细致的考核记录和教学资料,也证明了她对于学生培养的期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位老师说课结束后,远景老师们进行了自由活泼的探讨。其中,历史课杨辉建老师提议英语课能否更多结合通识课内容,进行跨学科话题的融入。老师们的讨论展现了远景学院通识教育不断深化所促进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金光美教授进行了点评和总结。金教授表示,杨滨宇老师对于词汇的讲解令人印象深刻,十分生动有趣;李欢老师的说课是一次内容规范,相当完美的说课模板;吴慈荷老师的说课让人仿佛走进了她的课堂。
自十月起,远景学院第一届说课比赛至今已圆满完成三场活动,老师们在赛场上各尽所能,以饱满的精神,创新的激情,展现出远景课程丰富多彩的面貌。通过每一场的技艺切磋,也不断推动老师们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反思和改进,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教促学。
(远景学院供稿)
上一条:【管理工程系】专家分享经验,交流促进成长——记管理工程系专家讲座培训会
下一条:【管理工程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工作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