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彭伟、李凤勤老师、艺术传媒学院陈婷婷老师和图书馆李臣老师带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赴位于合川区东北部的肖家镇肖家老街开展调研活动。学生研究员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古街的街市结构、街区形制、民居范式,认识到古街古巷是不可多得的人类文化遗产,与民众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紧密结合,承载着地方民众淳朴虔诚的乡土文化。
发展中的老街
肖家镇原名肖家场,始建于清乾隆时期。肖家镇也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川剧表演艺术家吴晓雷先生的故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肖家老街在建国初期分属两个县,一半属于原岳池县啸马乡,一半属于原合川县肖家乡,以流经场镇的一条小溪“大肚子河”为界,老街中部的老石拱桥为界桥。在老师的介绍带领下,同学们下车前行一百米,从界桥开始沿途考察曾属于原肖家乡的老街。这里的街道与其他乡镇街道相仿,是很多人心中的南方小镇的模样,适逢集会,虽有小雨淅沥,但也着实热闹。一路走去,新房旧瓦交错,是独具特色的南方房屋结构,路上不乏有热心的当地居民。
继续向上走,同学们来到了明明小学校,这里是大家公认为镇上最好的建筑物,小学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建筑风格,都让在城市生活的一些同学羡慕,这也反应出政府对老街的重视程度,希望肖家镇新街发展越来越好。同学们也在这里留影纪念。
没落的老街
淅沥的小雨一直未停,同学们打着雨伞从小学走出来,原路返回,回到了界桥处,接下来大家考察了啸马老街,老街破败的景象让大家的内心顿感酸楚。
老街的居住率比较低,大多数的居民都是老人和妇女,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一般选择广东这样的省份。所以这里的一直发展很慢,但也不乏会见到三层的小洋楼,据悉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建造的。这里的房子绝大多数还是很久以前的样式,甚至还有着只收五块钱的剃头匠,还有着原始的榨油技术,简陋的小诊所以及正在打吊瓶的老人,在手工制作的杆秤店面里参观时,店主唐先生还送了同学们一把七八十年代的杆秤做纪念。
当同学们在问及老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情况时,老人们都在反映政府不重视老街,不为他们修缮房屋,也不为他们修缮道路。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很多都是改善以上的问题,一时间同学们众说纷纭。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肖家镇之行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号,此次调研,留给同学们许多关于文化遗产将如何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政府机构、地方民众等分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面临城市化的进程,古街古巷将何去何从留给我们深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上一条:【社团活动】“温暖深秋 品味生活”—茶学社带你走进浪漫的“英式下午茶”
下一条:【魅力社长】你的选择 决定你的精彩——主持社社长张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