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专门为新生开设的“走进德国”系列研讨课,旨在让新生通过留学生视角,了解留学德国以及德国教育,进而对德国的教育体系以及德国高校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留学生在德国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遇到的文化冲突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德国人的礼仪文化和时间观念。使新生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通俗来说就是学会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019-2020学年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包括《德国文化之旅》、《当德国文化遇到中国式生活》等两门课程。课程采用德国大学授课模式,以Vorlesung(教师讲授的形式)和Seminar(学生报告,小组讨论)以及Übung(练习课的形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加工、作报告的方式,充分参与和主动思考,掌握观察问题的视角、学会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其中《当德国文化遇到中国式生活》这门研讨课分为三个部分: 内容讲授,学生主题报告以及总结陈述。内容讲授课上会与学生一起谈论如德国的教育体系;德国留学中的吃、住、行;影视、音乐、旅游和足球等等有趣的话题。学生主题报告则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探讨,如:德国朋友生日送他什么?在总结陈述中,则要求学生利用课上学习到的基本知识以及查找资料的方法,借助PPT用2-3分钟陈述对德国以及中的文化差异的认识。
中德学院“走进德国”系列新生研讨课自开设以来,就受到了中德学院广大学生的喜爱。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胡朝东评价道:“当我第一次去听‘德国文化遇到中国式生活’时,没想到的是这门课的授课方式远远不同于平时上课的氛围,上课时的氛围十分轻松就像和朋友之间交流一般,每个人各抒己见由老师来解答疑惑或提出问题大家来交流。”
2018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陈丽则如此评价研讨课:“通过学习当德国文化遇到中国式生活这门课程,我了解到德国的制度、礼节习俗、艺术音乐、体育精神等等,不仅扩大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见识,而且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充实了我的课余时间。同时我也相信当我有机会去德国看看的时候,能够更切实的体会到德国文化。”
2018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邓琴棋认为:“在“当德国文化遇到中国式生活”的课程上,老师并不是以一种纯讲课的方式来给我教授知识,而是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态度,走下讲台,和我们一起以一种朋友式的交谈,让我们在一次次交流中,加深对德国方方面面的了解。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我发现老师带我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世界,给了我一把打开德国知识的大门,而大门背后的那些更深更广的精彩,都等着我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叶佳艺这样评价新生研讨课:“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德国人的风俗与生活习惯,以及德国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以前所不了解的东西,充实了自己的知识,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张宇玺评价道:“老师的教学也是按照德国大学授课方式来进行的。使我们更好地体验到德国大学的教育模式,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在德国留学的点点滴滴,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我产生了去德国留学的想法。”
文化是一种体验,“走进德国”系列新生研讨课能与学生们分享留学德国的点点滴滴,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更加包容的看待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大大激励了学院同学们学习德语的热情和出国留学的信心,也为学院的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添砖加瓦。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现与德国十余所大学有着层次丰富、紧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借鉴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德国合作大学提供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经验,按照德国大学质量标准制订严格、规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新学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立足于中德合作办学的大环境,以即将开幕的“第三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为契机,致力于打造学院德国文化氛围,进一步推进中德国际化办学进程。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德语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中德之窗】中德应用技术学院顺利开展期末各项准备工作
下一条:【志愿服务】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