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社团活动】“鸢”起移通,逆风飞翔—记第二届行者公园风筝节

2021-04-23

风筝,南谓之“鹞”,北谓之“鸢”。春回四月,以多彩风筝,寄托移通学子梦想,逆风飞翔。2021年4月21日下午4点,由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主办,智能工程学院社团活动部与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外联部、荷悦书院群发展中心以及天渠书院发展中心承办的“春回四月,筝舞九天”第二届行者公园风筝节于行者公园开展。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风筝知识的讲学、绘制和放飞等多个环节,增强移通学子动手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感受春日校园美好时光,加强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自信心。

本次风筝节共吸引全校150余名同学,各学院足球队、社团、志愿支队等组织参与。校团委肖哲老师、黄杜娟老师冉桌琳老师外国语学院学工副院长祝玮老师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李巧老师及各版块指导老师也参与到本次活动当中,与同学们共赴这场春日之约。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春四月,清风如许。活动现场特置展示区,邀书法协会、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美宣部、执行器艺术团、行者公园书院群、“智造时代·自动乐园”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智能工程学院男女足院队等绘制出各具特色的风筝进行团队文化展览。生机盎然的草坪上,展示区随风飘扬的手绘风筝、主题展板及两侧风筝文化历史展板,无一不衬托着活动的主题。

讲学鹞鸢源说,感知文化自信

风筝源起我东周春秋,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军事走向民间,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书院部发展导师齐旭老师从风筝的历史由来、制作材料、古今的作用等方面为同学们深入地介绍了风筝,许多风筝“冷知识”让在场的同学们耳目一新。随后,陈钎华老师以“风筝是怎样发明的”这一问题引导同学们积极探寻风筝起源,同学兴致盎然,答案莫衷一是,但都正确谈到了风筝的起源。风筝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移通学子们在放飞风筝时定能保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绘色以寄思意,终共白云

一问一答一兑,在活跃积极的气氛中,同学们领取到绘制风筝的颜料、彩带等原材料自己的白色风筝进行装饰风筝颜值大比拼在此刻打响。卡通人物、古诗名句、美好祝愿等多种元素注入风筝赋予风筝生命和意义,风筝节活动随之进入高潮。

纸鸢挟风飞扬行者逆风飞翔

用心绘出独一无二的纸鸢,挟风飞翔,扶摇直上,追求自由的天性在此解放。迎着春风,参与者逆风奔跑一齐放飞风筝。奔跑、放线、绕线、传递,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是每位参与者共同的目标,师生们互帮互助,在奔跑中传递风筝线,奔跑不止,风筝飞扬。在众人接力中,一致齐心向前,风筝高度不断刷新。

来行者公园,我们一起放风筝!”在全体老师同学们的欢呼合影第二届行者公园风筝节完美落幕,大家共同期待着下次春日之约

 

翱翔的纸鸢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筝面绘下的美好,更是内心对文化的感知、坚定与自信。风筝以其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引领移通学子向未来进发,如风筝一般扶摇直上,逆风飞翔。


(文/新媒体工作室 施若蓝 图/新媒体工作室)

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团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