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建设,推动教学实践理念的更新、教学科研质量的提升。5月16日下午,由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宣传部张兵副部长、彭杨老师、张艳老师以及学生所组成的交流团队一行莅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我校中心彭伟老师、李凤勤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实践探索”主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部门、社团建设以及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交流。
交流会伊始,彭伟老师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向到访的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张兵副部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整体建设发展情况,围绕中心的品牌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色,以及从理论知识学习、学术文化交流、田野实践调查等多方面对中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解读。李凤勤老师对我校非遗中心所开展的“非遗所思”学术沙龙、“传承人讲传承”以及“非遗工场”技艺传习活动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了讲解。两位老师都共同指出,文化的传承是需要靠新一代的力量传承,我们需要培养传承人,而每一场活动的目的地不是简单讲述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非遗技能,将非遗文化做到像春天的花朵,开遍校园每一处,让非遗之魅成为校园的春色。
紧接着,张部长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整体发展状况,并就其项目团队所申报的教改课题《实践场域下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就深化思政教育方针,提出可以结合非遗文化,构建思政非遗相结合上课模式,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随后,双方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的一些具体实践措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张艳老师根据彭伟老师的讲述提出课程建设范围不需很大,认为可以做“巴渝非遗之美”系列讲座。在观看我校非遗中心的月刊书籍后,彭杨老师希望可以加强两校的深入交流,邀请我校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培训,向我们学习相关的期刊建设经验。在交流会中双方搭建沟通桥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让非遗文化进校园得到更好的阐释,更好的发展。
会后,在中心两位老师的带领下,重庆工商职业学校一行步行到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北山书斋),对基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峡砚、刺绣技艺传习场所等进行参观了解,其特色化的培训、专业化场地给工商团队提供了重要借鉴经验。
通过此次交流,双方在社团建设、活动实践、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双方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方面的进一步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
撰稿:刘骐宁
摄影:陈虹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
上一条:【中德之窗】中德学院德语教研室成功举办德语教材研讨会
下一条:【国际交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记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师生代表团来华游学之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