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学院完满教育活动设计思路,提升活动质量,以此激发学生群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完满教育工作的更高质量展开。依托当下年轻人喜爱的节目《中国新说唱》,艺术传媒学院近期在花果书院会议室举办了以“借鉴、创新、超越”为主题的活动设计优化思路分享交流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李克伟老师、团总支书记陈婷婷老师、艺术修养与实践板块指导老师安珈璇、社团活动板块指导老师孟易以及艺术传媒学院二届四任学生组织主席团、书记处全体成员。
本次分享交流会以《中国新说唱》节目为切入点。从中吸纳其内容及形式的创新之处,并延伸到学院的各种活动举办中,丰富活动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群体参与和提升活动质量的目的。《中国新说唱》以年轻人的语态承载主流价值观,传播富有青年文化特色的正能量,此观念也为我院后续提升活动质量,拓宽活动举办渠道提供了新思路。
创新形式,增加互动
《中国新说唱》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吸引到大批年轻人观看。除了明星效应自带的粉丝流量之外,节目本身的赛制以及环节设置也是吸粉的一大重要原因。刘安琪副书记及胡文清主席指出,我院所举办的活动形式现目前还需继续改进。譬如大型文艺活动的呈现可以从舞台效果设计入手,丰富舞台灯光、精进舞美的打造、完善参演者的服装造型等等。制定活动流程时,也可以增加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环节,以此让现场及屏幕前的观众们拥有深刻的舞台沉浸感。
精于实践,赢在质量
“现在重要的不是红,而是怎么红,红过五分钟”这句话出自于《中国新说唱》节目。韦兵熠书记以“青马工程”为例,向大家传达了注重实践、立足生活的创新观念。活动的举办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要从节目本身出发,寻找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活动创新,做到从根本上理解活动意义,提升活动成效。
陈婷婷老师与安珈璇老师就学院活动的传承性问题进行了发问。现场一致的意见认为我院现阶段仍然缺乏代表性的品牌活动项目。安珈璇老师指出,《中国新说唱》第一季节目效果反响良好,这为后面第二季和第三季的节目播出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从《中国新说唱》的播出效果来看,不管是节目的筹备还是活动的举办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受众群体基础或者独特的传承文化进行支撑。
触发共情,带动氛围
孟易老师及黎灵盈副主席表示,观看完《中国新说唱》后被节目的现场氛围感带动了情绪。竞演选手通过歌词表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得到了拥有相同经历或想法的观众们的热烈反应。观众从歌词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由此产生共鸣,然后更加投入地欣赏演出。这一点也是我院后续举办活动时需要注意挖掘的主题思想。通过让参与者对活动的主题产生共鸣,从而在活动结束后也能让大家记住本次活动带来的意义,口口相传,建立良好口碑。
把握热点,不随大流
为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群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各位老师及学生骨干们围绕当下热点问题对于活动主题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将时下学生群体中和社会上流行的话语或者事物融入到活动内容中,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群体参与的效果。就此,刘安琪副书记及郑娟副主席提出,要尽可能地根据时下热点问题进行拓展扩充,不要盲目随大流举办活动,不然就有可能丧失活动主题的独特性。
活动尾声,李克伟副院长就各位老师及主席团提出的创新思想及计划进行了总结。第一点,要从以往的活动中反思总结经验,尽力贴近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符合年轻人的审美;第二点,要提升活动质量,从而吸引大批观众参与;第三点,注重活动主题的挖掘,符合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第四点,要打造学院品牌活动,创造出属于学院特色符号和印记的活动。
本次活动创新交流分享会的举办旨在优化活动设计思路,以此提升艺术传媒学完满教育工作质量。艺术传媒学院将会汲取经验,积极打造一系列独有的院系特色活动,进一步落实完满育人理念。
(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供稿 明毓琳/撰 邱芯瑶/摄)
上一条:【社团活动】第十五周社团活动——在冬日的暖阳里等你
下一条:632期|书院印象:讲练结合,体验足球魅力——记行者公园书院群“朋辈面对面”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