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三下乡】7.7:行有所动·行有所悟——记移通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0-07-08

 七月骄阳似火,恰似我们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移通学院暑期“三下乡”各个团队,每个成员利用专业特长和大学生身份优势,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青春在党和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移通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

 7月7日移通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在助力脱贫戴花村的道路上画上了完满的句号,回顾帮扶历程,志愿者们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成绩显著,切实助推了戴花村扶贫工作。“文化+关爱”,筑牢脱贫基石,“走访慰问——关爱贫困户”“整理图书馆——归纳图书”、“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完满课堂”等一系列的活动。“科技+创新”,强大脱贫引擎,“宣传片—镜头中的戴花村”、“ 志愿者与何书记联合行动—抖音直播推销特产莲蓬”、“利用工具—包装丝瓜”等一系列的活动。“卫生+宣传”,壮大脱贫力量,志愿者们对戴花村的环境卫生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思想上加以引领,向戴花村村民们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及健康卫生知识。二是从行动上加以指引,深入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一起整治环境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完满收官,但是志愿的脚步没有停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永远在路上。

 萤火虫志愿服务团队

 疫情无小事,地摊助经济,为了将疫情防控和地摊经济宣传效果达到最优化,7月7日萤火虫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首先来到考点,发现大批家长不带口罩,聚众讨论,志愿者们向没有带口罩的家长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与重要性,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下午志愿者们开始走街询问经济水平,再到社区去宣传地摊经济,让社区居民更好的了解当前形势下地摊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复苏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天的宣传实践活动让志愿者们更加明确了此次宣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也让他们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提升了自我,为疫情防控和地摊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稼穑志愿服务团队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稼穑”志愿服务团队在7月7日展开第二次实践出真知活动,团队辗转步入田园间,来到了热心村民蔡爷爷家。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缕缕稻花香,远处的绿色沁人心脾,随着蔡爷爷的脚步,志愿者们来到了田边,蔡爷爷细心地讲解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志愿者们也自发的为蔡爷爷除去地里的杂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到农村,不知稼穑艰难。

 红色烟火志愿服务团队

 7月7日重邮移通淬炼商学院红色烟火志愿服务团挥动着旗帜向太平门社区迈进步伐,在这里进行了采访老兵以及红色精神普及学堂活动。为鼓励小朋友们学习先辈精神,继承先烈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共同观看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志愿者们让小朋友们用折纸来表达自己在影片中学到的东西时,向远方飞翔的飞机、有爱的爱心、勇敢向前的纸鹤等等。太平门社区的志愿之行结束,之后的每一天志愿者们将会前往更多地方,传扬独属于中国的民族精神,尽己所能,让最美烟火飘向更远的地方!

 “寻红色文化·忆峥嵘岁月·扬革命精神”专项调研队

 为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了解革命精神,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7月7日,专项调研队的志愿者们,早早集合,乘车前往潼南站杨闇公故居,在参馆过程中,成员们接触到与历史书不同的民国时期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感触颇深,对革命先烈们更是心怀敬意。参观之余,队员们对当地居民和就“当代红色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红色,其中一些家长表示希望孩子能多接触红色文化,对我国党和政治能提前了解,从小就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怀。

 “寻忆”渝乡红色文化实践团

 7月7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的红岩革命纪念馆进行寻访。实践团成员和袁家岗社区老党员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与老党员一起学习党章,从老党员们口中,成员们更深入了解到关于红岩精神的故事。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林中,有一座院子隐匿其中,那就是曾经关押多位烈士的刑房——渣滓洞。刑房中,摆放着许多让人心生畏惧的许多的刑具以及粗铁链子;渣滓洞的种种都在提醒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勿忘历史和不屈不饶、顽强奋斗的红岩精神。一天的寻访,让实践团的成员更深刻了解到红岩精神,青年人就应该当自强,在传承红岩精神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6099B

 农耕协会科技支农帮扶团

 农耕协会科技支农帮扶团志愿者们在花园社区石存碧主任的带领下,一起走访调研了该村两位建卡贫困户、重点扶贫对象刘定发与伍明书的家庭。根据调研得知,刘定发爷爷曾患上食道癌,常年药物不断,其妻子听力受损,与人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老两口留守家中,条件艰苦,独自耕种了两亩多土地。另一户建卡贫困户情况更加严重,年近90的伍明书老奶奶,双目失明,生活难以自理,利用一个拐杖克服了二十余载。志愿者们一边询问关怀老人,一边了解其近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扶贫先扶志,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他们保障,而且还要在精神上鼓舞支持他们,物质与精神并重。

 “星光筑梦”脱贫攻坚队

 7月7日,北山书院“星光筑梦”脱贫攻坚队在联盟村干部的带领下,相继开展走访看望留守儿童家庭、调研柑橘水果产业园、采访村干部等活动,了解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策划开展学业帮扶兴趣课堂,并整理和推广脱贫产业典型经验和举措。团队成员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危楼农户家庭,为村民介绍建筑地基包含的核心要素,普及乡村危楼改造政策,实地示范办理危楼改造需要的相关证件,并嘱托其提前准备申请书、盖章等材料。经济扶贫和教育扶贫,对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团队成员在自身学习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将知识和文化带去农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贡献青春力量。

 天使关“艾”禁毒防艾宣讲团

 7月7日上午,“三下乡”天使关“艾”禁毒防艾宣讲团防来到了合川区三江民警战训基地禁毒所,民警向宣传分队的志愿者宣传了禁毒知识,分发了很多毒品知识的宣传资料。在戒毒所,民警给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禁毒知识讲座,主要是为大家普及毒品的预防知识以及如何分辩身边的“瘾君子”,打击毒品是身为公民的我们需要做到的任务。离开戒毒所的分队志愿者们来到了合川区的财富广场进行了宣传资料的分发。志愿者们分成了三队,各自带着禁毒的相关资料分散开来,向过往的人群宣传禁毒知识,并耐心地给予讲解。当每一个路人接过宣传资料时,志愿者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智造新青年,志向新时代”扶贫专项支队

 7月7日上午8点,“智造新青年,志向新时代”扶贫专项支队成员到达坪山小学,随即组织开展支教课程探讨会议,与坪山小学校长以及各年级班主任讨论此次支教活动的意义与目的。经过简短的会议后,支队相继开展了“扶贫专项活动之未来小小领袖成长营”教学活动,小志愿者们纷纷穿上红马甲,充当起了代课老师的身份。演讲与口才课堂上,第一堂课进行了小记者培训,学生们反响积极;音乐课堂上,学生们伴随着悠扬的歌声齐声歌唱;国学课堂上,诗书礼仪等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们的情操;体育课堂上,趣味运动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此次“未来小小领袖成长营”活动是志愿者们和涂家村坪山小学学生之间的互补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们从多彩课堂学习知识的同时,志愿者们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及综合统筹能力。

 志愿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身着红马甲,走在攻坚路,就应当将这一抹红点染至更需要它的地方。移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队伍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将以行动诠释志愿服务意义,用真心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