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教研活动】聚星成火,砥砺前行——记艺术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研讨会

2020-11-27

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整体水平。11月25日下午13点,艺术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在艺术楼303室举行教研室期中工作会议。会议由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李轶天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张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负责人王芳以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主要从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任务安排、教学质量把控、专业科研项目申报和团队建设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统筹布局和协调规划。

会议伊始,李院长就本学期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教学科研、教学质量等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祝贺教师秦琦琅成功申请微课课程教研项目,鼓励年轻教师向秦老师学习。李轶天院长指出为优化教学基础条件和设备供应,学院正在有计划的针对机房、摄影摄像设备等教学器材进行持续的更新和迭代,力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硬件保障。

其次,李院长还指出各专业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打破专业的壁垒,取长补短团队协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种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参与到有经验的老教师团队中,做到理论教学、实践创新、学术科研各项均衡发展。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稳定和吸收拔尖人才,李轶天副院长就王芳同志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负责人提出相关要求,希望能够以此带动并提升专业发展。

新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负责人王芳老师进行了发言:“非常开心就专业发展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努力把学科建设提高到新的层面,共同为艺传的明天一起奋斗。”

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张梅老师就专业建设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性质以及下学期的课程规划安排进行了布局和协调。张梅老师指出:“专业建设负责人的作用旨在组建团队,并关注团队的建设和教师自身成长发展,为各教师的自我成长进步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规划,帮助年轻教师在学术实践、科研项目上发挥团队优势和自身价值,尝试在不同领域创新发展。”

会议尾声进入教师交流与讨论环节。针对如何提高科研能力和申报科研项目的问题,教师戴小晴提出新教师对于新环境、新身份处于过度适应期,对于科研创新这一全新的领域存在很强的陌生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秦琦琅老师分享了自己申报微课课程教研项目的经验,并鼓励年轻教师多与有经验的老教师沟通交流,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并参与到项目中熟悉了解项目运作的流程,再独立申报。

最后,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李轶天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重申了教学制度,鼓励授课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融入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推进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的团队建设和教研改革。

 

 

撰稿:梅宁

摄影:易佳妮

(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