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听取同学们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检查我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于11月5日16点在中德会议室召开了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心声”为主题的期中教学学生座谈会。中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尹浩亮、副院长武强义、学校教务科科长卢中玲、宿管中心王增垒老师、德语教研室主任张洋、综合办公室主任王伟、学工办主任黄景龙、部分辅导员老师和各年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就本学期学风建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等方面展开交流座谈。
首先武强义副院长向参会学生代表介绍了在场的老师以及本次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希望与会学生代表能够畅所欲言,谏言献策。受到老师们的鼓励后,参会同学结合各自专业的学习情况积极发言、反馈学情,指出学院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老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2019级学生代表反应:“理科的实验课每周最多的时候有三节,而且实验课前半部分要先讲实验的基本原理,真正动手做实验的时间并不长,课上无法完成实验报告,而且要求上交实验报告的时间也比较紧急,导致每天都在课下时间补写实验报告,导致学习压力大。”另一名同学补充道:“理论课和实验课是两个不同的老师上课,教学进度不一致,能否将两门课的内容协调一致。”针对这个问题,尹院长首先谈了自己以前读书时候的学习情况,同样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课业负担重只是暂时的,还能在这个时间段充实我们的大学学习;如果实在完成不了实验课作业,可以由班委或者辅导员出面向实验课老师协商处理;学院在座谈会后同样会联系实训中心负责老师,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进一步优化,做到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实验室做实验。
2020级学生入校不久,还存在很多的不适应,就自己的生活和课程学习做了反馈:“校园太大,经常导致周三早自习结束后再前往北校区上课时迟到,今后是否可以有校园观光车通勤南北校区?”武强义副院长幽默的给出了答案:“学校暂时还没有开通链接南北校区的通勤车,如果每周三早自习影响到了第一节课上课,我们可以将早自习改为晨跑,锻炼身体;也可以将周三早自习时间提前二十分钟。”
2018级的同学比较关心自己今后的个人发展,关注考证、出国和专升本等问题。尹院长鼓励大家在个人发展问题上要有规划和信心,在我们学院无论是出国还是专升本,前景都是很好的,一旦成功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次转折,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将大学的最后一年利用起来;我们专科的同学也不要看轻自己,因为我们也同样是社会的人才,走在了大部分同龄人的前列,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厚积才能薄发。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后勤保障、等级考试等方面的问题,教务处和宿管中心的老师也都做了记录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也承诺会上报部门领导,后面会给出准确答复。
会议最后,尹浩亮院长作了总结发言。首先对同学们支持学院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学院十分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尹院长表明接下来会在全院开展互助式小组学习模式提升大家学习的氛围和效果;最后,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平衡社团和学习时间,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明确目标,早日实现自我价值。
本次期中教学座谈会加强了师生的沟通联系,及时的反馈和落实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并对后续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德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将更上一层楼。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薪火相传共提高,实习经验促成长——记数信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长“老带新”活动
下一条:【中德之窗】同促中外交流,共筑留德之梦——记中德应用技术学院成功举办国际“家文化”中外教师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