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访重庆市非物质物化遗产,感知和了解美丽的川渝传统文化,走访传承人,最终将调研文化创意成果推广给重庆的外国留学生和游客进行人文交流,推广丝路文化。7月7日,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智能工程学院的“丝路新视界 文化观察家”队伍,放假之后,前往重庆市合川、铜梁、渝中、沙坪坝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重庆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枢纽城市正着力推广具有重庆特色的标志性人文交流品牌。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我们眼前,作为当地大学生走进传承人、走进外国游客去做人文交流和文化推广是我们能为丝路文明之路贡献的力量。本次丝路新视界,文化观察家团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来进行的,走访的是国家非遗——铜梁火龙,对传承人和文化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观察家团队前往高楼镇调研出发的合影
与非遗文化的传承有直接关系的就是传承人了,团队成员认为要想更好地了解铜梁火龙文化,就应该探寻文化的发源地——重庆市铜梁区高楼镇。探访文化传承人、走访高楼镇当地居民,上手体验铜梁舞龙技艺,了解铜梁火龙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团队实践活动重要的计划组成。
图为团队成员在高楼镇小学门口对当地居民进行关于铜梁龙文化的调研了解其对本地人带来的影响
来到高楼镇村镇上,队员们聚集在高楼小学的门口走访镇上的火龙文化馆。眼见为实,亲身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的魅力。在调研采访文化传承人李诗敏老师的过程中,团队青年了解到了铜梁火龙文化已在国际享誉盛名,为了更具观赏性,在演出的技术和工具上进行了改进,传统的手动鼓风被鼓风机所代替,用精铁块代替粗铁等。李老师从小跟随父亲学习舞龙,直到他六十多岁的年纪还在为火龙文化的推广坚守着贡献自己的力量,李老师伤疤累累的双手昭示着手艺人传承的决心。采访结束之后李诗敏老师指导队员们“小试身手”尝试了“铜梁火龙”的舞龙技艺,在其中领略了魅力所在。
图为火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诗敏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铜梁火龙的历史,李老师六十多岁的年纪对于推广火龙文化依然激情满满
图为一张张演出证、邀请函见证了铜梁火龙艺术团前往多个国家进行文化宣传的旅程,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图为火龙文化传承人李诗敏老师现场拿龙让队员们感受火龙的重量和姿势
图为李诗敏老师在学校操场上现场指导队员们练习简单的舞龙姿势和诀窍
图为队员们在李诗敏老师的指导下摆出了经典的“之”字龙的造型,同学们在联系中感受到了舞龙带来的乐趣和对团队配合的考验
告别传承人之后,队伍继续在高楼镇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从当地老百姓的口中了解到铜梁火龙精神代表着他们与自然的对话,是他们生生不息的力量表现。高楼镇当地人非常尊重“铜梁火龙”文化,积极的让孩子接触“火龙”、传承“火龙”,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根”,喊出了“今天的小龙星,明天的世界星”的口号,向文化的传承编排进了孩子们的课堂中。
接下来,队员们又前往铜梁扎龙厂进行调研,从火龙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制作工艺三个方面更深入的了解火龙文化。在对扎龙厂的采访中发现了问题,制作火龙的环境比较落后,火龙的制作要求精益求精,由于对工艺的要求较高,很多道工序只能依靠人工来完成,例如龙珠眼睛的着色均是手艺人一笔一笔细致描出来,因此存在着制作耗时长、工序多,难以机械化的问题,因此队员们提出呼喊:在保护表演形式的同时,注重其本身的制作也是刻不容缓的!
图为制龙师傅利用竹子和纯手工制作龙骨和龙头,选择竹子是因为竹子重量轻且有韧性,这道工序要求制作者懂得捆扎技巧同时手上又有一定的力道
图为 竹子作为环保并且成本低的制作材料仍然是制作龙骨架的主要材料
图为布做龙脊,龙脊的制作仍然还是采用缝纫的技术将彩饰固定在布上,经过缝纫成为漂亮的龙脊
图为作坊里制作出来的漂亮的龙脊(布料缝制,手工缝制加工)
工匠们制作出的栩栩如生的龙头,已经经过了彩绘和点睛,显示出龙的精神抖擞和威风
通过本次的暑期三下乡寻访活动,队员们能有机会对火龙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对其背后的手艺传承进行了现状了解,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此,可以得出铜梁火龙文化的推广是向好的,特别是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之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铜梁火龙本身的制作现状却不容乐观,舞龙和龙是不可分割的组合,空有舞龙的技艺没有火龙也是文化传承中的遗憾。并且,因为铜梁火龙地处乡村,难以启动文化旅游推广难以发挥更大的文化影响力。我们期望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下,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推广的大好形势下,借助我们此次三下乡志愿活动能够引起更多对非遗文化保护的关注,我们向社会发出号召铜梁火龙需要帮助,需要更给力的推广和宣传!让文化得以传承,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我们推广美丽非遗文化的队伍中!
(高校“一带一路”“丝路新视界·文化观察家”文化调研团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三下乡】寻访历史文化踪迹:对话钓鱼城 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墨玉宝砚的魅力——记“丝路新视界·文化观察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中德之窗】我院德语教师荣获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