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逢十月遍地凉,满眼绿叶已泛黄。” 十月将至,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同时也吹来了人们秋日的思绪。9月28日晚上七点,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刁克利老师做客“文化移通名师大讲坛第269讲”在缤果大剧院以《文学的发生与作用方式》为题作精彩讲座。文学似乎是神圣的、庄严的、肃穆的,文学的世界似乎又是无边无际、可望不可即的,于是刁克利教授以诗和作者为对象对文学展开了阐述。
“文学的发生地该在什么地方呢?”是在贫瘠的小巷,还是辉煌的殿堂,亦或是古老的城墙上。杜甫在贫困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在大殿之上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有人登高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像每一个地方都有文学的影子。也许文学,就是一阵不经意的风,拨动脑中或浪漫狂傲或忧愁的弦,奏出一曲千古绝唱……文学在万物中发生,便形成了文学世界。
文学的缤纷让文学世界无比绚烂。文学,是充满神性的,寺庙的主人不是青灯下的小僧,而是那充满力量与信仰的文化传承。文学也是充满力量与信仰,陈胜吴广起义的开始是鱼腹藏书,大楚兴,陈胜王。六个大字使他们即使手无利刃,也重创秦王朝。王勃的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又点燃了多少人的滚滚热血?文学,也饱含情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既是人人都会背的入门诗句,也是经典中的经典。月亮的不同的,与诗人的心灵相关。无论是“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还是“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亦或者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亮都被寄予了诗人的情感,月亮既可以是天上普通的月亮,也是你我天各一方的共同故乡,更是我睡前无限眷恋的悠悠远方。
文学的包容性让它与历史、新闻、道德、法律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诞生在优雅浪漫之都的但丁在《神曲》中写了地域与天堂。地狱的救赎是贝雅特里齐,天堂的引路者也是贝雅特里齐。但是神曲只能但丁来写,因为他和贝雅特里齐互相成就。谁说文字冰冷,文字明明炽热又滚烫。文学从历史中走来,唐明皇一生杀伐无数,站在权利巅峰。晚年最孤独的时候遇到杨贵妃,他们相爱相伴,可史书无情,只用安史之乱四个大字概括两人一生。《长恨歌》有情,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诗歌不是史书,它有感情,抒看见烂漫山花的喜悦,讲姻缘的婉转,叹生命的无常与精彩。新闻与文学相比的话,新闻也许是西装革履的政客,文学却是烟雨江南撑着纸伞的青衣少年。
此外,文学存在的意义除了培养想象力和同情心外,还可以疗伤和助人成长。雪莱在《诗之辩护》中强调诗人的创造力以及“美”与“真”等因素才似乎世界真正的主导,赋予文学更多的温度,进而培养读者的想象力和同情心。尼采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为我们讲述了主人公詹姆斯在早年的遭遇和遭受爱情的痛苦,从而引起我们对他的人生经历感到惋惜,并且从他对爱情、对命运的反抗当中获取力量。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行走在文学的路上,我们在现实纷繁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从容地欣赏文学作品中别样的风景,尽情地享受文学带给我们特有的愉悦与情趣!文学的斑斓世界,与你也于我。
图文:李欣雨 刘晓铃
(名师课堂办公室供稿)
上一条:【交流学习】宣传新闻中心教师赴重庆理工大学交流学习
下一条:【竞技体育】“篮”不住!我的热血主场!——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迎新杯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