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当中,尤其在我校“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目标之下,全面发展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通识教育力求将知识融汇贯通并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理论与实践并举,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社会的公共政策》这门课程以政治理论为出发点,将美国当下的时政热点切分为多个专题,采用多元化手段教学,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培养学生思辨与演讲的能力。4月2日上午10点在4303教室,《美国社会的公共政策》课程在李梅老师的组织之下,展开了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专题汇报。本次活动分三个专题:美国优先政策、美国政府关门、中美贸易战,这三个版块分别由不同小组进行PPT展示及辩论。
首先,第一小组关于“美国优先政策”的PPT展示。从美国软实力优势钝化、同盟体系深层次演变、冲击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秩序等各方面概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实行美国优先政策的考量,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不会放弃对世界首要地位的坚持,但奉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方针,可能导致对外投入持续缩减,软实力和盟友信心受损,并对现行世界秩序形成冲击,增加出现国际重大危机事件的风险。
紧接着,为了让同学们的思辨之风得以施展,第一组组员设计了一场“美国是否有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的必要性”的辩论。各组成员在台下争相辩论,各方观点层出不穷,最后,正反双方分别派出一位代表进行陈述。正方代表认为美国优先政策是特朗普国内执政的现实需要,尤其在美国国内府会分歧、党争不断、“通俄门”持续发酵的情况下,特朗普需要转移国内矛盾焦点,兑现竞选承诺,巩固国内支持。反方则认为作为当前世界经贸体系的缔造者和捍卫者、最大的发达国家,应承担大国责任,只为一己私利,严重损害了美国国际信誉,且会处于更加孤立的不利地位。
随后,其余两组分别对“美国政府关门”和“中美贸易战”两个专题进行演讲,并设置了相关议题进行讨论,演讲者激情澎湃,同学们积极发言,充分展现了同学们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无限魅力。
弱国无外交,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国无论是从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在不断地加强,愿我们祖国越发强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更要立志成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客观世界,善于思辩,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这是我们通识教育的目标之所在,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所在。
撰稿:李梅、汪国益
摄影:陈玉琳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英烈永存,精神不灭—移通师生清明节扫墓活动
下一条:240期|书院印象:辩以明思,论以知理——记思辨力训练营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