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地方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4月1日—4月22日,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李凤勤参加了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荣昌夏布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秉承着“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培训原则,坚持实现非遗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该培训内容由基础课程、实训课程、拓展课程三部分构成。理论培训教师有专家及技艺精湛的专业老师组成,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发展委员会非遗处处长王发荣、副处长陈海燕、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及国学院院长刘明华教授、重庆市宣传部版权局版权管理处处长左图强、刺绣大师杨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传承人(重庆市妇联主席、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綦涛、重庆市荣昌区加合夏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传承人黄秀英等知名专家学 者,分别从专业角度,不同方面讲授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政策解读(非遗法论《公约解读》)》《巴渝文化与地域符号解读》《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非遗产品开发利用中的版权保护知识》《夏布刺绣设计》《夏布扎染设计》《夏布实训》等专题知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培训内容多元化,涉及11个方面。
非遗处王发荣处长强调了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必须加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在实践创造中实现文化转化,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发展。陈海燕副处长针对非遗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精神解读、分析了非遗工作的主要措施等。西南大学刘明华教授对巴渝文化及地域符号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读等。此外,组织学员赴荣昌区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夏布,参观夏布小镇博物馆,并进行市场调研与工厂、作坊观摩实习,陈列空间设计与作品布展等。
通过此次培训,聆听专家学者关于国家非遗政策、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解读、国家级非遗项目创新性转化等理论授课与实践考察指导,了解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前沿问题方向,丰富科研及教学经验。同时,在与来自不同区域技艺精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交流学习中,拓展了关于非遗的思想理念,视野也更加的开阔,并学习借鉴非遗产品如何通过改造创新,融入现代生活当中,实现由“遗产”到“资源”的转变。
培训结束后,李凤勤老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同事、学生研究们对此次非遗培训相关内容及心得做了传递和分享,并就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
上一条:【教研活动】三尺讲台展风采,满腔热血育良才——记智能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初赛
下一条:【戏剧节】音乐剧《错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