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409期|书院印象:案情推演 趣味普法 ——别都书院、思政教学部“法治研习工坊”第二期活动圆满结束

2019-12-07

为培养书院学子深层次的法治观念与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正确认识民主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增强书院学子大局观、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别都书院结合统筹力培养体系之分析统筹,特联合思政教学部德育教学部共同打造“法治研习工坊”项目,于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在别都书院逻辑工厂、思维魔方举办了项目第二期实训。

为让参与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探寻线索、真实破案的经历,深入普及法治常识,别都书院发展导师携手思政教学部德育教研室薛杰老师,经过精心探讨与论证,将真实案件转换为推理游戏剧本,引导学生根据身份信息,进行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并通过法治题目闯关向“目击者”取证,“警察”、“平民”与“嫌疑人”间的博弈等环节,还原真实案件面貌,寻找出真凶提交至“法官”处予以判决,呈现现实版“探案大片”。

推理环节结束,薛杰老师就剧本原型——2018年陕西省黄陵县李岩失踪事件,为大家进行了深入剖析。该案件起因于被害人李某离奇失踪拉开序幕,在警方对其家中及其周边监控进行搜寻时,无法捕获关键信息,但李某雇佣的装修工人所提供的的信息,成为了警察破案的关键线索,经过层层排查,最终将真凶——李某的前夫捉拿归案。该案件当事人双方于十多年前拥有一段婚姻并产下一子,在围绕双方情感以及子女教育的问题上多次产生纠纷但并未妥善解决,遂导致案件发生。

薛杰老师为同学们分析到,很大程度上,该案件的发生源于两人之间界限感把握不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两人已撤销婚姻状态,因当对孩子履行相应的权利义务。对李某而言,前夫已是两姓旁人,而前夫已再婚,双方在此期间依旧有感情纠葛,这不仅是道德,法律层面也是不允许发生的。作为一个公民,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当你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首先必须敬畏生命,守住法律底线。法律是准绳,任何触碰,甚至逾越准绳的行为,都将受到我国法律所带来的应有的裁决。

法治研习工坊,由别都书院、思政教学部德育教研室双方共建,旨在通过法院庭审旁听、真实案件推演等形式,逐步推进法治课堂进书院、书院学子进法院、法治课堂进比赛三条路径,以达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学生提高法治素养,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要求,培养大学生深层次的法治观念与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正确认识民主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增强在校学生大局观、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别都书院、思政教学部联合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