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541期|书院印象:志愿感召·“益”路同行——记花果书院青年公益访谈第一期

2020-09-25

为提升我校志愿服务氛围,促进花果书院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工作,9月24日上午10时,花果书院青年公益访谈”第一期在花果书院多功能活动室如期开展,本次访谈由花果书院名誉院长谢海山博士、校院两级志愿服务版块指导老师、志愿服务版块优秀学生干部代表等参与,并有幸邀请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部高级主管王鑫玉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树青年社工发展协会副秘书长杨夏玲两位访谈嘉宾。

访谈“2020和妇基会一块做好事”主题为切入点,由王鑫玉主管详细讲解了“母亲邮包”、“天才妈妈”、“超仁妈妈”三个志愿服务项目的由来、发展以及项目开展意义,让在坐的老师、同学认识到不一样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两位嘉宾老师与谢海山院长的讲解,现场参与访谈人员的提问,在促进校内外志愿服务工作合作的同时也使大家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更多的是感召青年,用人格魅力讲好志愿故事。

被需要的幸福感!”是嘉宾老师们着重强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最大的感受。王老师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母亲邮包”、“天才妈妈”“超仁妈妈”三个项目的开展初衷以及目前取得成果。其中老师提到以需求出发,真正帮助到妇女儿童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志愿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事,志愿应该是人人公益,社会担当“母亲邮包”项目致力于给贫困山区的弱势群体送去生活必需品,通过一线调研,了解到为了减少家用,将更多的钱给孩子、家庭生活必需品对她们来说是一种奢侈,虽然微不足道,但这是呼吁全社会关注这类人群的第一步。“天才妈妈”则是注重于非遗保护,通过设计师的设计,让非遗IP成为品牌,古老的工艺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让更多的人看到非遗文化,当然,最重要的是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有手艺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妈妈,通过合作社和梦想工坊赋能困境女性发展,减少留守儿童现象。“超仁妈妈”覆盖“教育、健康、环保、创业、女性赋权”等主题,让公益更加的多元化,全面化。这些品牌项目可以辐射出很多的志愿方向,青年大学生是有活力、有激情的群体,创新力、创造力推动着志愿服务的发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志愿可能性、可开展性。也使现场同学感受到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问答环节中,吴静老师向嘉宾老师就展示的三大品牌项目,提出大学生如何深层次参与其中以及除志愿者个人形式参与外高校如何与其品牌项目合作等问题。嘉宾老师回答到,大学生是新鲜的血液,如“天才妈妈”项目,高校不仅可以参与到非遗产品设计,更能加入到推广活动,走向一线调研,贴近服务对象,通过调研进行公益培养。同时志愿服务骨干可以开展类似公益项目设计大赛等活动,了解需求做有意义、贴近生活的志愿项目,着重发挥骨干力量。老师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为下一步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碰撞出了新的思路与想法。

2个小时的访谈与交流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应谢海山院长的邀请,现场参会的老师与嘉宾共同创建了“移通公益潮起来”微信群,在接下来的每一期公益访谈中,希望群成员能够不断壮大,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孕育出更多志愿项目,志愿服务真正的从需求出发,号召更多青年以实际行动投身志愿,彰显个人魅力!

花果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