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740期|书院印象:智慧同科幻闪光 青春与创造飞扬 ——记钓鱼城科幻中心、汇江书院第一届“创造·科幻”电影周

2021-05-06

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已经走来,汇江书院与钓鱼城科幻中心携手共进,将科幻与创造力紧密结合,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在书院内营造科幻创造氛围,为同学们带来了第一届“创造·科幻”电影周——让科幻融入生活。活动通过三场专题讲座、四天电影放送,全天候的“我与科幻电影”故事展览,推动完满教育“朋辈互助”体系的搭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启迪创造思维,点亮科幻之灯

2021年4月25日16:00,第一届“创造·科幻”电影周开幕式暨第一场专题讲座,在汇江书院影音活动室缓缓拉开了帷幕。50余名书院学子和钓鱼城科幻中心的钟树葳老师,汇江书院彭聪老师、刘小路老师,以及科幻社的同学们一起来到现场,共同走入神奇的科幻世界。

钟树葳老师首先为大家解释了“科幻”这一概念,并为大家阐述了科幻电影将带给同学们的启迪和升华,随后彭聪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整体活动安排,并强调了活动的目的——以艺术形式提升同学们的科幻逻辑与感知能力。

《科幻世界代入法》专题讲座上,钟树葳老师以“拉片”的形式,从专业性与艺术性上介绍了科幻电影的创作方式,为同学们打开了科幻的大门。同学们深受启发,更是现场创作了许多具有艺术性的科幻小故事。

4月27日16:00,钓鱼城科幻中心赵媛老师从想象与性别两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了《缉魂》这部电影。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它让灵感照进现实,而对于科幻电影创作来说,想象更是科幻的基石,它将科幻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赵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同学们纷纷积极发问,现场的气氛一阵热过一阵。

4月28日16:00,赵守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来自影像中的科幻》专题讲座。赵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已经与科幻接轨,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幻元素。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每次的专题讲座中,都能收获到新的东西,对创造和科幻的感知更为深切,老师们专业的讲解与介绍也让他们更加热爱科幻、热爱创造。

以科幻为伴,与经典同行

4月26日到29日的每晚七点,影音活动室座无虚席,尽是参加“科幻电影大放送”的同学们。汇江书院与钓鱼城科幻中心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上载新生》、《超体》、《瑞克和莫蒂》以及《外星也难民》这四部科幻电影,更有科幻社的同学们为大家详细解读电影中的细节重点,与同学们交流研讨。

四场电影把同学们带进了四个不同的科幻世界,每一部电影都扣人心弦,令人深思,导演们的头脑风暴,也化作奇妙的电影世界,供同学们欣赏、体会与现实不一样的风景。比如电影《超体》借助旋律的画面和高级的视听语言让观众对人类发展进行了初探,其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引发了在场观众的思考:“十亿年前,我们被赋予了生命,我们用它做了什么?”当灯光亮起,同学们还沉浸在电影的震撼之中。

讲述结缘故事,镌刻分秒感动

一部电影或许打开你热爱的大门,或许制造了某些相遇和感动,主办方还收集了同学们与科幻结缘的故事以及同学们对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感想与体会,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展览于汇江书院一楼平台处。有不少同学被这些故事和影评所吸引,驻足观望。

“使人站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4月29日,第一届“创造·科幻”电影周活动圆满结束,参与人次多达四百余人,获得了同学们的诸多好评,这得益于科幻教育和创造力的完满结合。未来汇江书院也将与钓鱼城科幻中心继续加深合作,以更多有意义的形式为同学们插上创造力的翅膀!

学生评价:

参与了此次汇江书院和钓鱼城科幻中心举办的科幻电影周活动后,我对科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以前,我以为科幻就是蜘蛛侠和钢铁侠,现在我知道了科幻不仅限于这种,它能与动漫相结合,它也能反应国际局势,也能反应人心险恶。这种科幻更有意思,让人深思,希望我国的科幻电影能够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

——汇江书院2020级学生 赵昱琳

首先我非常喜欢这类活动,在书院里观影,本身从前也没有过这类体验,活动过后觉得十分有趣,并且这次活动有老师和专业同学给我们讲解电影里面的各个细节,让我们更能通透地理解电影里的细节,让我们能从这一系列科幻电影中学习到分析电影的各种方法,希望书院和科幻中心能多多组织这类活动,加油!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 曾鹏


供稿汇江书院、钓鱼城科幻中心

摄影/影像技术部 撰稿/李伶俐、朱先彤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