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583期|书院印象:校地携手建项目 耕读育人铸品牌 ——“行·知”2020校园耕读文化节闭幕式暨校地合作项目揭牌仪式圆满结束

2020-11-06


进一步提升我校耕读实践特色育人品牌,引领学生正确认知耕读劳动、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感受领悟“读书明理、躬耕实践”中知行合一的文化精神11月4日下午16:30,由别都书院、农耕协会联合主办的“行·知”2020校园耕读文化节闭幕式暨校地合作项目揭牌仪式在别都书院四维空间成功举行。

回顾过往·劳动教育结硕果

活动中,别都书院学生发展导师杨成老师就我校7年以来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分别从“探索、尝试”、“发展、完善”及“优化、创新”三个阶段为现场师生做了详细的汇报。

他说到,我校作为重庆以工为主、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独立学院,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 “专业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四位一体、“书院+学院”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从2013年研究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育人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探索和尝试开展劳动实践项目,并从场地提供、团队组建、资金保障、师资配备、宣传覆盖等多个层面给予了充分保障。经过7年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全校师生中全面铺开,并开设有对应的劳动课程,搭建起具体的劳动育人项目,从师生参与度、覆盖面、社会影响力、育人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别都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吴沂柔同学代表活动组织方向大家汇报了“行·知”2020校园耕读文化节的开展情况2019级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廊桥书院的陈陆艺同学以“工科生的耕读缘”为题给大家分享了他参与耕读实践的成长经历。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学校通过设计劳动项目,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培养出移通学子“做事勤快、技能勤练、学习勤奋、人勤勉的意识成果,感受到了同学们自觉将勤劳奋斗的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为自己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耕读育人谱新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耕读教育理论和实践环节,建立稳固的校外项目实践基地。活动现场,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小沔镇娑罗村支部书记、星田茶场总负责人周祥彬书记、重庆雾水山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湛贤华老师、别都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向艳平老师以及学生发展导师杨成老师共同为“茶文化研习基地”和“无土栽培实践基地”两个合作项目揭牌。

茶文化研习和无土栽培的项目将成为书院新的耕读项目,通过星田茶场和重庆雾水山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引入星田茶厂的茶树苗在校绿化带内进行种植,同时在别都书院搭建校内无土栽培示范区,供我校师生同步探索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的无穷魅力,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共育的双赢。别都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向艳平老师指出,别都书院将以两个新建项目为始发点,全面铺开我校耕读实践新思路,基于农耕实践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品牌、基于书院家文化推进劳动习惯养成、基于商科教育锻造商业劳动思维、基于完满教育培育劳动志愿精神,从耕读活动体系、行为习惯养成、商科思维融合、扶贫助农等多个层面,构建我校耕读教育,乃至整个劳动教育新格局。

校地合作项目的顺利揭牌,既是别都书院充分利用书院育人空间、深入拓展“内部”、“学校”、“社会”联动融合三级生态圈,实现校外平台拓展与链接、全面落实学校完满教育委员会融合提升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书院围绕耕读育人的品牌塑造和育人实效,立足于学生成长需求所打造的践行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和发扬“耕读文化”的具体体现。别都书院将以此次校地合作共建项目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继续探索更多富有新意、内涵,能够切实引领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育人平台及项目,帮助和引领书院学子在活动和实践中汲取营养,感受成长,创造成才。



撰稿:吴沂柔 黄海梅

供图:汪沂

别都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