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情绪掌控、沟通说服、全盘统筹等能力,增强求职面试技巧能力,别都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联合组建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10月23日、30日,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第7、8期分别在别都书院逻辑工厂、思维魔方展开,廖阳老师、王瑞老师、向艳平老师及卓嘉老师先后带领40余名学生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双院联动,理论学习与沉浸实战全方位“滴灌”
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采用“双院导师联动、职场环境模拟、理论学习指导以及真题沉浸实战”的模式,通过“一师一队”的专项指导方式,引导书院学子学会在职场中熟练运用统筹、博弈的能力。
实训开始前,廖阳老师通过“六字真言”——“四打开”、“三拥有”,详细阐述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重要事项及应用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训练中着力锻炼自身,打开目光、打开声音、打开表情、打开手势以及拥有思路、拥有观点、拥有自信。
实战阶段,导师团队分别就“企业营收分配”、“优秀教师评选”、“海难营救优先级”、“廉洁问题归因”四大类型话题带领各小组进行沉浸讨论。为使无领导小组讨论各关键角色分布更均匀、达到更佳的沉浸实战效果,导师团队将各年级书院学子随机分组,模拟真实求职环境,各小组成员在指导下各抒己见,45分钟的沉浸实训飞速流逝。
神秘“卧底”,氛围调动与逻辑引导多维度“助推”
“基于海难营救优先级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案主要以‘贡献度’、‘性别比例’、‘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因素思考”,一段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的陈述将众人目光纷纷吸引到这位“同学”身上,紧接着,在这位“同学”逻辑清晰的表述和协调有序的引导下,该实训小组成员们思路逐渐开阔,各角色分工也随着讨论的进行逐渐明确,领导者、记录者各司其位,团队讨论稳步推进、方案进度显著提升。
实训结束后,同学们惊讶的发现,这位“同学”竟然是来自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王瑞老师。为助推实训氛围、助力参与学子真切感受到 “职场及战场”的紧张感,调动主观能动性,双院导师团队成员王瑞老师特意以“学生”身份融入实训组对每一位学员进行摸底观察。
两期活动中,双院导师团队针对各小组成员在讨论中所暴露的问题都进行了客观分析,廖阳老师总结指出:“小组成员之间即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同时,通过“谨慎使用举手表决方案”告诫同学们尽量不要通过此类方式来决定答案,这不仅会失去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意义,同时也降低了整体讨论水平。
两期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参与范围辐射至各个年级专业的同学,担任不同身份及角色的成员们带着各自特色参与讨论。氛围多元化、论据多样化共同构成了两期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参与热潮,让书院学子真切感受到统筹力对于职场新秀的重要性。别都书院将继续深化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精品工坊、沉浸体验、真题实战、经典复盘”的优势,让书院学子可以学以致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别都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联合供稿
书院部转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与书为伴,伴梦而行——读书协会“撕”心阅书 撕书共读会
下一条:【通识随谈】在第三视角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