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山河有难,难敌世间温情。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同心战“疫”。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虽然不能奋战一线,但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弘扬正能量,共同战疫情
为响应党的号召,激发当代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2020年2月28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在线上举办了“第四届‘隔离不隔爱,为中国加油’电子海报设计大赛”。
此次活动面向全校学生,通过同学们的“手笔”将抗击疫情事态客观、如实地展现给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朋友。活动于3月6日圆满结束,参赛者们各显神通,优质海报层出不穷:《不吃野味,不做野人》让我们意识到敬畏自然,就是尊重生命,就是从源头扼制疫情的主要方式;《同舟共济,平安归来》的他们临危受命,一约既定,昼夜无阻;《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致敬白衣天使,致敬人民解放,致敬那些面对疫情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之人。
疫情来势汹汹,这些优秀作品所蕴含着的战“疫”信念不仅是人们防控意识的集中体现,更是全民战“疫”意志力的重要凝结。
今生此时,珍惜所有
由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科技协会举办的“‘妙指生辉,重塑经典’之经典影视人物泥塑”活动火热进行中。活动通过搭建表达自己所喜爱之人形象的平台,借用粘土泥塑来回忆生命中的精彩瞬间,不仅能让同学们重觅美好的童真和被封存已久的记忆,更能让参与者全面地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的经典人物形象。
时不我待思进取,珍惜当下少遗恨。生命中总有无数个相遇、离别又重逢,本次活动正是希望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定格那一份对珍贵之人的记忆,对重要之事的遐思。
巧手净境,变废为宝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为增强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创新实践的能力,由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会科技活动部举办的“第三届创意•科技文化节之创新DIY竞赛”正式进入作品收集阶段,参赛者们又会在此迸发出怎样的创意思想,创作出怎样的创新作品呢?
此外,外国语学院团总支调研部也将于3月16日举办“巧手•净境”线上主题活动。竞赛和活动都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废弃物品,发挥想象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创意。如果你想拒绝乏味的生活,想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中的中国加油,想继续保持对完满教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那就参与到活动中将自己的创意传递给更多的人!
网络入家园,安全进讲堂
信息时代已进入飞速发展期,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为响应首届“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我校学生会联合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举办“第三届创意•科技文化节科技经讲堂之网络安全计划”。
作为网络安全宣传的重点活动,讲堂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通过“哔哩哔哩”线上直播平台,针对WIF ARP攻击、钓鱼网站、Bad USB等网络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以更直观的形式帮助我校师生了解常见的黑客攻击和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技巧,提升其对网络安全维护的重要意识,进而营造好“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生命的远行,本是一场冒险,走的越远,就愈发的坚韧。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面对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破的正常生活和人生计划,我们决不能就此止步。因为它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挑战,更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不如趁着此次居家抗疫的特殊时期,迈出舒适圈,迎接挑战、充盈自我、展现风格,向更优秀的自己靠近!
心灵手更巧,英雄无大小
创新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个人能力提升的基本素养,它蕴于生活、源于探索,体现的是人们独具创意的实践活动。为此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于3月15日在线上举办“‘心灵手更巧,英雄无大小’之艺术传媒学院第三届创意模型设计大赛”。本次活动通过搭建展现自我创意的平台,打破固化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充分发掘参赛者们巨大的内在潜力,引导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活动面向全校学生,现已进入宣传阶段。因疫情汹涌,因此参赛者需利用有限的材料,完成别具一格的作品。对活动感兴趣的同学,期待你的一鸣惊人!
创“新”出发,“鱼”你同行
为打造书院特色文化,扩大书院影响力,我校鱼城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将于3月16日在线上开展“‘鱼多多吉祥物’征集大赛”,本次活动通过征集展现书院家园内涵的吉祥物,挖掘参赛者的创意潜力,激发其思维构建能力,助力实践成长,让广大学生对鱼城书院“思辨力”、“家文化”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所谓“鱼城”,则谋虑深渊,永定寰宇,心系天下,达则天下。
班级之“小家”,发展靠“大家”
班级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隐性力量,它不仅是一个班级风貌和精神的直接表现,在巩固和繁荣班级文化生活、提高成员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8级工程管理10班将于3月17日举办线上“拾众焰•凝班徽—logo设计大赛”。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参与,通过班徽logo设计了解同学们对班级的看法、期待和向往。参赛者不仅能在此收获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协作精神,还能体验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在创作中收获,在荣誉中成长,是本次大赛的最大希冀!
供稿:校学生会科技活动部 周贤吉
供图:校学生会科技活动部 周贤吉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五日
上一条:442期|书院印象: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来归——花果书院防疫周志(三)
下一条:【社团活动】全民参与 共抗疫情——记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大数据抗疫好声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