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饺子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时值立冬,为关注学生发展,进一步拉近师生、生生距离,营造书院独特的“家文化”氛围,增强书院学子对书院的归属感。2020年11月6日下午16:00,在爱莲书院学生办公室开展师生共膳活动。参与本次活动中的有爱莲书院名誉院长王士祥教授、爱莲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佳婧老师、发展导师金鑫老师、叶芳老师,淬炼商学院辅导员刘微唯老师、远景学院吴慈荷老师、宿管中心华雯老师和爱莲书院自治委员会的学子们齐聚一堂,在热闹温馨的氛围下共享爱莲家宴。
立冬饺子宴,情系爱莲家
十一月的微凉悄然驱散,迎来传统节日的魅力和书院家文化的温暖。活动伊始,孙佳婧老师、金鑫老师、叶芳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处理食材,剁碎蔬菜、混合馅料,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将精湛的厨艺展现的淋漓尽致。下午时分,暖阳轻抚,新鲜的食材在灯光照亮下透出诱人的色泽。案板上,面皮一字沿墙排开,荤素饺馅、风味佐料罗列俱全,大家围坐桌边,将一张张饺子皮摊开在手心,放好不同的馅料,再将饺子皮对折,轻轻将封口捏紧。在手法的差异下,各类形状的饺子层出不穷,现场氛围也愈加温馨欢乐,承载着对立冬日的敬畏,也表达了对新一年的向往。暖锅、沸水、倾饺,饺子随热水翻滚、蒸气遇锅盖回流,均匀地传递着热量。少许,轻启封盖,香气奔腾,一锅汤色清扬,皮韧Q弹、细腻滑口的饺子就此出锅,师生共膳立冬宴正式开始!
言语话成长,温暖冬日心
氤氲的蒸汽中,喷香四溢、皮薄馅多的饺子出锅了,晶莹剔透的饺子在桌上排成一排,师生围桌而坐,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快乐,并一起享用着亲手制作的饺子。在吃饺子前,刘微唯老师亲自为我们调制佐料,还给我们讲了她家乡的佐料是怎么制作的,让我们尝了不一样的味道。王士祥院长给我们讲述了他童年时关于饺子的故事,因为在他那个年代,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是一件幸福的事。吴慈荷老师和华雯老师鼓励大家大胆提意见,多多说想法,通过交流增强大家对书院的归属感。大家也讨论了喜爱的饺子馅,丝毫不觉冬日深寒。立冬的饺子包裹了希望,立冬的饺子传递了情感,立冬的饺子温暖了你我。在领略立冬趣味的同时,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推陈出新,让书院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魅力与书院家文化的温暖。
共品师生宴,凝聚爱莲情
就餐期间,王士祥院长就自身经验,对不同城市化发展做了对比,并就目前相关考研信息向同学们做了详细介绍,“当前社会发展速度愈来愈快,青年学生更要坚持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时刻跟随时代脚步,与时代同发展。”平易真诚的话语,让学子们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同学们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讲出,王院长细心的倾听着,并给予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欢心悄然至,静待一场冬。师生共膳是一种轻快有趣的交流方式,融洽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深化了学生在团队中的归属感与融入感,拉近了心的距离,增添家的温暖。爱莲书院在传统家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育人理论,将“家文化”和传统节日的魅力集中体现在“家·节”、“家·乐”、“家·人”、“家·传”四大方面,并且此次活动也邀请淬炼商学院、远景学院、宿管中心参与师生共膳,共膳并不在于“膳”本身,而是在“共”中交流感情,拉近距离,打造朋辈互助与师生共同体。家人相伴,携手同行,愿书院学子三冬暖,春不寒,祝大家立冬快乐!
此次师生共膳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立冬吃饺子的文化传统,也让我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暖。风趣幽默的老师,亲切有爱的同学,美味可口的饺子,这些成为我度过寒冷冬天前的第一抹温暖。
--爱莲书院 唐娅
通过与王院长和各位老师的亲切交谈,参与这次“立冬来临喜乐多,爱心饺子暖心窝”的活动,让我对爱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情感,爱莲的老师不仅在关注我们当下的风貌灵气,还指导我们对未来的长远目标。
--双栀书院 罗匀乙
撰稿:谢鸣 陈婧娴
爱谢莲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走进绿植,发现温暖——记“秋后百花杀,温情植新芽”活动
下一条:【图书馆】藏书馆新书上架,抢“鲜”阅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