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学院风采】艺术传媒学院“对话·成长”第二期:以需求为导向,在问题与反思中共同成长

2020-12-22

为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秉持为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为目标,将青年思想与学院自身特色相结合,不断优化我院 “青马工程”完满教育骨干培养计划“初阶班”课程内容,落实“知行合一”育人理念,让学生骨干在实践中贯彻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为更好的了解我院“青马工程”完骨初阶班学员们在本学期课程学习中的建议及收获,不断优化培养体系,2020年12月17日,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在鱼城书院“懂你”会客厅举行了“对话·成长”系列活动第二期——“你心目中的‘青马人’”主题交流会。为保证本次交流会能够得到更多初阶班学员内心对于培训课程的需求以及建议,我院宣传调研部提前制作好调研问卷并通过学员们的积极填写反馈汇总出了学员们最迫切的需求——提高自身能力,增加更多实践环节,将实践与兴趣相结合,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为更好的解答这些问题,本次主题交流会由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书记陈婷婷老师以及本学期“青马工程”完骨初阶班的八位班主任和学员代表们进行交流对话,以“你心目中的‘青马人’”这个话题进行切入点进行探讨。

伴随着每个学员热情的自我介绍,艺术传媒学院“对话·成长”系列活动第二期——对话“青马”交流会正式开启,自我介绍的环节打破了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生疏,他们也从拘谨渐渐放松下来。

关注学员需求,注重实践导向

陈婷婷老师以“你心目中的‘青马人’”为题,邀请学员们进行分享,同时希望在场学员能够结合本学期“青马工程”初阶班课程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各位学员代表也是踊跃发言,“青马人”是要在班级学习和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那个人,是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学生骨干。大家纷纷表示,从第一讲“铸魂育人—高效表达从写作开始”到第三讲“新媒体思维”及专项实践活动,其中收获了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学到了一个完整团队的重要性。

完骨初阶四班的夏雪同学表示,第三讲“新媒体思维”专项实践活动后期答辩是自己第一次代表班级站上讲台表达他们的想法,展示他们的作品,站在讲台上发言时紧张的颤抖和面对台下同学期待又兴奋的眼神,她感到充满力量却又担忧焦虑,直到答辩结束后,这种感觉才慢慢消减,但这段经历却始终难忘。各位学员代表也纷纷表示,期待能够更多的进行这种类型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陈老师认真倾听了每位同学的分享与建议之后,也表示会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想法,考虑在后期的课程中加入“即兴演讲”的实践课程,让每一位学员都能有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之后,陈老师根据主要针对同学们最迫切的想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进行了讨论,多数学员代表的意见是想要得到关于Ps、Ai、摄影等与专业相关的培训。陈老师表示会在后期课程中开设专业能力相关培训,但是为了避免少数学员的浑水摸鱼的行为,满足更多有需求有想法的学员,将会尝试开设选课环节,每一类课程课程名额有限,将选课和学员考核相关联,此建议也得到了班主任和学员的一致赞同。

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学员分享、建议环节结束后,陈婷婷老师通过调研卷上“你认为自己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如何?”的问题询问了所有学员代表并让他们为本班的班级氛围打分,学员代表们与自己的班主任相视一笑,默契无言。各班班主任也以此分享了自己这段时间遇到的问题和想法,首先是学员空余时间各异,得不到一致协调很难进行集体活动;其次是个别学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班级归属感较弱,没有良好的班级氛围。陈老师也给出了实际的建议,班会的开展不要拘泥于形式,可以加入一些学员们感兴趣的小游戏来增强各学员之间的关系。陈老师也在现场和同学们玩起了“你猜我有几匹马”的游戏,迅速点燃了会客厅里的气氛,也让班主任们有了更清晰的工作思路。

活动最后,陈婷婷老师对同学们表达了她的期望,作为学生骨干,希望各位学员们能够在艺术传媒学院基层团支部的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青马工程”完骨初阶班班主任,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将这一群对大学充满期待、充满渴望的青年学子培养成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李思佳

供图:王艺静

(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