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电影教育中心】在光影中见人见物见生活——本学期“光影谈·书院沙龙”主题预告

2021-03-05

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在光影的世界里,既有艺术的巧思与情怀,也有科学的方法与态度。为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锻炼和发展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电影教育中心与爱莲书院联合推出“光影谈·书院沙龙”,定期走进学生生活,让同学们约会光的画家,对话银幕形象的幻视者。

当前大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存在系统性知识不足、审美取向偏狭,缺乏独立价值判断等问题。电影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培养大学生综合性的艺术素养,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刺激想像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视觉化交流能力,加强影视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电影在满足大学生审美愉悦需求,心理认同需求和个体成长需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功能。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给学生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尤为重要,作为我校通识教育与完满教育的一环,电影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原创力、感受力、审美力,并帮助同学们适应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视觉艺术的冲击。此外其独特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满足同学们的审美愉悦需求、对于通识教育的心理认同需求以及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因此,书院沙龙讲座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毋庸置疑,无论学生们的专业背景有多大差异,电影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手段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

为了帮助全校同学能以跨学科较为专业的眼光去评判一部影视作品,提高他们的鉴赏分析能力,我校电影教育中心于2021年1月正式入驻爱莲书院。在一批极富教学经验,专业领域都为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等相关方向的教师的引领下,相信一定会为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书院同学们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电影类专业知识指导。

教师团队介绍:

陈霞,新疆人在重庆,艺术学硕士,讲师,七年电影学习经历,六年高校执教经验,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主讲课程《经典电影赏析》、《从小说到电影》,参编教材《当代影视鉴赏与读解》,发表《论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影片<入殓师>大提琴象征分析》、 《浅论彩色片时代黑白影像在战争片中的表现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意系统陌生化的典范》等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电影批评,热爱电影、热爱生活、热爱重庆。

力冬梅,讲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5年9月入职重庆移通学院,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经典电影赏析》。

王礼迪,1991年生,男,汉,四川资阳,通识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类型电影,曾发表《“哭片”与国产电影的叙事症》《情节的疲乏与叙述的兴起——论美剧视听理念的转型》等论文。

吴怡萱,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现任重庆移通学院电影教育中心教师,主讲全校通识必修课《从小说到电影》。曾发表小论文4篇,参编书籍2本;曾被聘为《演讲与口才》杂志社宣讲团成员;曾参与拍摄重庆大学校庆90周年文化形象片《时代的身影》;曾担任第二届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工作组文字编辑。

张富伦,电影教育中心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硕士,曾赴台湾清华大学交换学习视觉文化研究,曾在猫眼娱乐从事影视宣发工作,本学期主要担任课程《从小说到电影》。

王天傲,重庆移通学院电影教育中心教师,伦敦大学学院电影学专业文学硕士,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文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恐怖电影和TVB香港电视剧。本学期主要担任课程《从小说到电影》。

于上,文学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电影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香港电影和日本电影。现任重庆移通学院电影教育中心教师,主讲通识必修课《从小说到电影》。

邓丽娟,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毕业。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研究方向:影视文化、性别文化。

 

讲座预告:

计划时间

导师姓名

活动主题

内容梗概

培养目标

第3周

(3.8-3.12)

王礼迪

《女间谍》——女性主义还是反类型

以类型理论和性别理论对《女间谍》进行分析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沟通表达能力

第5周

(3.22-3.26)

张富伦

个体认同与公共表达:私纪录片的命题与功能

结合台湾地区近些年出现的私纪录片,如《河北台北》《日常对话》等影片,以及近几年内地出现的私纪录片,如《四个春天》,《夫妻不是同林鸟》等影片,分析私纪录片的命题与功能

让学生了解vlog与私纪录片的区别,为非专业学生提供纪录片影像创作的可能性与切入点。

第7周

(4.5-4.9)

邓丽娟

融合与重构——电影《误杀》本土化改编策略分析

运用比较研究法,从故事架构、主题延展、风格塑造等三个方面对《误杀》的改编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价

提升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同时培养学生以宏观思维看待世界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第8周

(4.12-4.16)

吴怡萱

新世纪中国青春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电影对于“青春”的关注和探讨却从未停息,它已然成为万变中不变的话题。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不仅考虑到了女性在人生各个阶段可能遭遇的问题,更反映出了时代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的思辨。通过对具体影片的分析,透视青春女性形象的变化与背后的时代印记。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综合完整的判断能力。

第12周

(5.10-5.14)

力冬梅

王家卫60年代三部曲的关系与主题

结合王家卫电影美学探讨王家卫60年代三部曲《阿飞正传》、《花样年华》、《2046》三部作品的关联与主题阐释。

让学生对文艺片有所涉猎,感受王家卫电影美学的特征,拓宽电影审美视野。

第13周

(5.17-5.21)

王天傲

《哈利波特》中的英国文化

简析《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英国历史、政治与文化符号的体现,从而探寻其魔法世界中的现实意义

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带领学生了解英国文化,增加其海外视野

第14周

(5.24-5.28)

于上

探析岩井俊二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从视听和叙事的角度出发,结合女性主义和日本少女文化对岩井俊二导演的部分影片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女性形象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提升学生对艺术与文化交叉理解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电影文本分析的兴趣。

第16周

(6.7-6.11)

陈霞

光影中的重庆印象

选取在重庆取景拍摄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分析其空间造型特点和重庆人文地理之间的微妙关系

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赏析电影,理解电影空间造型艺术的重要性

(注:时间与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撰稿:王天傲

电影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