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电影教育中心】新年新故事,光影记新知——记《光影谈·书院沙龙》第一期

2021-03-12

新的一年,新的电影,分享新的感悟。为了培养我校学生对于电影艺术的兴趣,3月11日晚,在上半学年获得良好反响的《光影谈·书院沙龙》系列讲座再次启程,继续围绕热门影片、对准社会热点、紧贴学生兴趣进行艺术交流。本期《光影谈·书院沙龙》邀请到我校电影教育中心的王礼迪老师,就《<女间谍>——女性主义还是反类型?》这一主题,在爱莲书院多功能影音室为同学们开设讲座。本次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为本学期的后续讲座开了个好头。

春节大热影片《你好,李焕英》成为中国票房榜第二,让“女性电影”这个话题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本期的《光影谈》中,王礼迪老师悉心选择了和此话题相关的《〈女间谍〉——女性主义还是反类型?》这一话题,从反类型与后现代反语境,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两个层面切入,以片段赏析结合理论阐释的方式,向同学们分析了《女间谍》这部电影及其背后的文化症候。整个活动交流轻松诙谐,老师理论解读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交流会上,对于《女间谍》这部电影,王礼迪老师首先抛出了“反类型片”的概念。他从人物对比出发,将知名特工片《007》中所出现的冷艳女间谍与《女间谍》电影中出现的大妈女间谍进行比较;之后再将比较延伸到台词、情节、观念上,形象地讲解了后现代语境下的“反类型”电影的特点。

同时,王老师又指出这部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特征。这部电影站在女性视角上,讲述了一个女性成长、觉醒的故事,表现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在系统阐述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电影三个概念之后,王老师又抛出了一个辩证性的观点,即以“平权”为目的“女权”,也同样会产生新的压迫。当下社会存在对女性不公,为女性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压迫,如何在平权过程中保持平衡,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处理女性主义“平等”与“差异”的主张分歧,都是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老师从反类型与后现代语境、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两个视角,在专业层面对《女间谍》这部电影做出了非常精彩的解读。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与社会互为镜像,体现出文化、社会、历史症候的影片还有很多,未来将陆续通过《光影谈·书院沙龙》与我校学子见面,期待借此活动与同学们新知识、新感受。

 

撰稿:包谨源

摄图:陈旭

(电影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