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凛冽已经退去,春日的暖意渐渐到来。为推动学校特别是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学科专业提升及学生创新创业成长,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于3月17日下午,在第八教学楼101会议室展开了“IT菁英荟”系列讲座第一期。本次特邀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学生创新培养服务中心主任、綦江区公共大数据实验室数据融合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范伟副教授莅临学院开展讲座,参与本次讲座的嘉宾有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副院长闫会峰副教授以及学院的老师们。
各得其所 硕果累累
在十年教研成果及“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下,各方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各企业输送了不少人才。范伟副教授指出:专业建设,要用创业推动人才计划培养,想到去用更好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积极推动项目发展。教研的作用在于提升,目的是推动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而后有人提到,学生创业不易,许多创业项目难度也过大。范伟副教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创业可能不会成功,但是创业的制度肯定是成功的,现在最好的创业不是应该由政府去主导,而是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作用,依靠学校和社会等资源的支持,去推动双创发展。老师们要鼓励学生去参加企业项目,从而获得工作经验,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出钱或者去赚钱,目的是培养他们工作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移通的四位一体和双院制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双创项目,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人才。范伟副教授提到,现在学生在外就业处于被动状态,一些企业认为大部分学生接受的都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能力。所以要多鼓励学生去创业并参加各种竞赛,目的是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形成一种实践思维。
答疑解惑 寻求方法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上,老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与企业对接,该找政府的某个职能机构吗?”范伟副教授回答:“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一些项目,而不是被动的去寻找。鼓励学生主动与企业和政府沟通,搭建创业项目。”范伟副教授的回答引起了在座老师的共鸣。此次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有助于让老师们帮助学生增强创业意识以及就业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
撰稿:陈豪 陈静雅
摄图:陈静雅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代码改变世界 助力职业规划——大数据与软件学院“IT菁英荟”系列讲座第二期
下一条:【思政教学部】民主在我心 法治在行动——思政教学部举办“青春思索”主题沙龙(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