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695期|书院印象:全员育人,学业导师项目矩阵多元并进

2021-04-01

为促进书院社区“共享、共建、共育”全员育人平台的搭建,巩固提升“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传播融合,在书院社区建立起对话式、互促式师生关系。本月以来,别都书院学业导师团队持续发力,继续推动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青蓝”品牌管理与战略研究工作室、“V&S”品宣菁英孵化中心、公文写作技能提升训练营、合川区域地摊经济探查5类项目的开展,提升书院学子在书院的生活体验和成长空间。

谋略时刻:领导者or参与者

无领导小组实训工坊项目于每周五下午4:30准时开启,本月由学业导师廖阳老师、王瑞老师以及学生助教团成员江鹏学长带领70余名同学就“想要做好学生组织工作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的能力”、“企业利润指标未达成的重要原因”、“学生组织待处理事项优先级排序”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月共计开展三期实训,同学们从最开始的腼腆,到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再到各司其职、各抒己见,观点和谋略充斥每个实训时刻。

青出于蓝:专业素养&多元视野

本月以来,“青蓝”品牌管理与战略研究工作室接连发声,由学业导师李丹老师带领书院学子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战略研究与执行活动,其中承办全球品牌策划大赛校赛选拔1项优质赛事、开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机遇和挑战”、“00后亚文化研究分析”、“大数据时代营销体系的变革”等时代热点话题研讨2次、与“泉水鸡”等校外知名企业品牌管理交流2次,共计300余人次参与。接下来工作室也将从“粉丝经济”、“公益营销”、“裂变营销”、“信息产业的演变轨迹”等品牌战略运营核心竞争力出发,引导书院学子关注社会热点与品牌形象,培养其品牌管理专业素养。

有声无声:从题材到生活,从生活到传播

“V&S”品宣菁英孵化中心由宣传新闻中心、别都书院共建共育,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新闻宣传相关培训。该项目自本学期起正式开展,以大咖讲座、技能培训、常态指导的形式开展新闻传播、新媒体运营、品牌营销、摄影摄像、平面设计、文案编辑等内容培训。本月大咖讲座邀请到《山城棒棒军》编剧王逸虹教授,以《以人民发展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讲述有声文学作品创作的核心要素,让同学们亲身体会题材源于生活的奥秘。此外学业导师江铭宇老师还带领书院学子了解新闻传播,从传播受众、传播方式、传播趣味性等多方面进行解读交流,增强大家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者专业素养。

能力诉求:对话当下,需求供给

本学期别都书院公文写作技能提升计划全面升级,结合重庆市“纳德杯”公文写作技能大赛赛事、公考、毕业生论文写作安排、常用文种专项培训等内容重新梳理规划,以月度为单位划分篇章,对训练营的学员们进行“理论+实践”的专项训练,由学业导师杜春梅老师带领训练营的40名书院学子定时定点进行交流学习。本月结合重庆市行政类考试契机,主要围绕“公考的现行制度、公考的各个环节及能力诉求”等主题进行剖析和提升,以考试考察的主要内容、题型、做题技巧、面试环节的注意事项及能力诉求进行现场讲解和传授,有针对性地解决训练营的同学们的应试需求,提升大家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技巧。

走进生活:地摊百态,城市烟火

3月25日16:30,合川区域地摊经济探查专题交流第一期顺利开展,由学业导师周密老师就“地摊经济,它还香吗?”的主题进行趣味探讨和分析,从影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中市民形象到学校周边“四川地烤”、“块钱串”的现实生活实例,引导大家认识到地摊经济为城市治理所带来的利弊之处,同时引起书院学子的共鸣。此外,地摊经济调研项目小组也将以合川区域城市化治理与地摊经济发展为线索,搜集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来记录“城市烟火”;通过实地调研来探查和分析城市地摊经济的方方面面,将自我发展与时代接轨。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本月在书院师生团队和学业导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目孵化类、专项辅导类项目有序开展,逐步搭建起更多元化的社区师生对话平台与互促空间。后期,别都书院将继续发挥学业导师力量,吸引更多的书院学子参与到项目中来,以项目体验、理论实践等方式增强书院学子专业素养,武装自身力量。


别都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