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地城院】移通学院非遗手工艺课堂——合川峡砚制作技艺

2021-04-02

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工匠精神切实贯彻到我校特色教学中。3月31日下午4时,我校非遗教育“合川峡砚制作技艺”在北山书院顺利开课,课程围绕砚台雕刻设计展开实践教学,砚雕大师易宗成受邀莅临指导。此次教学活动由我校非遗中心教师李凤勤组织并实施。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得以流传定有其精华所在。每一方砚台,每一笔雕刻都有其蕴意且极为讲究,易老师强调,一方好的峡砚,三分看材料,七分看雕工。在课堂上易老师非常注重对同学们雕工的指导,并且纠正大家的刻砚步骤,针对打、凿、刻、挖、钻等多种技法进行耐心的教学。峡砚制作过程虽严谨复杂,但同学们仍怀有学习的热情。

通过上学期关于砚石打磨、使用雕刻刀具以及如何构思图案等方面的学习,在此次峡砚传习课上,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峡砚的制作过程,根据手中的砚台材料,纷纷在草稿纸上勾画自己的作品创意设计,有小鸟、竹子、梅花、海豚、葡萄等。

在本次的学习中为了避免砚台原料的浪费问题,易老师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首先在纸上画出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再在砚台上进行实际的刻画,减少同学们失误的出现。但在操作过程中,同学们还是有些状况百出,不知道该如何雕刻自己的图案,或者是雕刻方法、手法错误等问题接踵而至。易老师不断纠正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向同学们细心讲解他们所刻画图案最佳的构图方式及角度,以达完美的效果。

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同学们仍旧神情专注的雕刻着,即使双手沾满灰尘也不在意,沉浸在自己的雕刻世界里。通过非遗传习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了进一步提升。经过老师指导,我校2020级学生万家鑫的砚台作品已经销售了出去,其中作品《丝绸之路》还被砚台爱好者收藏。




撰稿:王杰铭

摄图:卢婧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北山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