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7点到9点,在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由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重庆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联合开展的“阅读让生活更完满”公益阅读推广计划开幕式在天渠书院举行,校团委老师吴静老师、重庆移通学院“阅读让生活更完满”公益阅读推广计划活动策划人、创意写作学院方刚老师、王恒绩老师、吴霞霞老师、张伟老师以及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写作与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吴岳笙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近百位来自重庆移通学院的学生和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2019级国学班与卓越班的优秀学生参加了这次开幕式活动。
(方刚老师带领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观摩学生游览校园)
校团委吴静老师首先做了精彩发言,她提到近年来,移通学院志愿服务在逐步探索志愿服务+文学的发展模式,2020年11月,校团委联合创意写作学院创新性开展了重庆移通学院首届“与志愿,共青春”志愿文学征文活动,引起了学生广泛参与,在2021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又将志愿服务与文学阅读再次联系起来,在这里启动“阅读让生活更完满”——阅读推广计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接着,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张伟给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第一场创意阅读会——《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的分享活动。这次创意阅读会改变了传统的讲座形式,不仅仅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全程听,而是采用了讲解+互动的形式进行分享。张伟老师首先给大家播放了央视纪录片《文学与故乡》中莫言、毕飞宇、贾平凹、迟子建四位中国当代作家与父亲的故事的视频片段,让在场的师生陷入沉思,然后又相继提出了三个问题:1、用几个关键词形容一下自己的父亲?
2、文学作品或电影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父亲形象?3、我们与父亲的关系?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大家对自己的父亲以及文学作品和影视中的父亲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张老师又结合几位作家,谈了几种父子关系的模式,比如亲父、畏父、弑父、审父,张老师认为,村上春树的《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带着比较强烈的审父意识。
(校团委吴静老师发言)
(张伟老师主讲《弃猫:当我们谈起父亲时》)
张老师在这里还提到了詹姆斯·鲍德温关于父子关系的精彩论述:“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关键和最危险的关系之一,偏要不认同这一点的说法都是极端危险的异端邪说。”这些问题与讲解,为大家进入这本书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接下的时间中,张老师先简明扼要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总结村上春树父亲的多重身份,从中看到动荡时局对个人的巨大影响。张老师再结合书中的句子,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书中的反战主题,并认识到村上春树不再是我们大众印象中的“小资”作家,而是一位反战的斗士。张老师进而提出,村上春树在这本书中是高度个人化的写作,是否意味着反战力度的削弱?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张老师又提出“个人与系统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让大家深刻理解村上春树所说的“一粒雨滴有它自己的历史,有将这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我们不应该忘记。”最后,张老师提到书开头的有关弃猫的文字,提出“弃猫有什么隐喻意义?”这一问题,通过这一问题的互动,在场的师生对这个问题理解更为深刻,不再把这只弃猫只看作幼时的父亲。
(学生回答张伟老师问题)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写作与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吴岳笙老师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他提到,如果我们对作品做一个假设,假如村上春树在调查追溯父亲往事的过程中,得到父亲亲手杀人的结论,是否会改变叙事的走向?现场的同学进行了热烈的回应,吴老师对此作了总结,他说,答案是否定的,无论父亲在战场上做出怎样的行动,他依然是那个士兵文青僧侣为一体的复杂体,一个真实的父亲。吴老师还援引黑格尔的观点,指出当双方都持有正当理由并相互厮杀时,才是真正的悲剧,它并不令人悲痛,而是肃穆。痛定思痛,村上春树对战争的反思不是谁对谁错的简单划分,而是以同情悲悯的目光看待双方。被侵略的一方是受害者,施暴者某种意义上也是受害者。弃猫的“四个层面”折射出作者从个体叙事反映战争原罪的笔法,在个人与系统的文学呈现过程中,村上春树完成了从小资到大写的蜕变。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观吴鹏主任)
最后,重庆移通学院“阅读让生活更完满”公益阅读推广计划活动策划人、创意写作学院方刚老师也就这本书的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感想,并对这一个系列活动进行了介绍。据了解,在开幕式之后,校团委和创意写作学院还将举办真人图书馆、“‘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带你阅读21天”等活动。
开幕式活动在两校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我校2020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8班的谭吉财同学说:“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这次关于《弃猫》的阅读分享会给我有了一次与其他阅读者交流的机会。在读书会上,我与其他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这让我对《弃猫》以及村上春树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加了我的阅读方式,扩展了我的文学视野,使我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书本。”201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班的刘顺奇同学说:“听完张伟老师对于《弃猫》的隐喻解读,我学习到了阅读不光是文字表象,更重要的通过作者、主人公以及时代背景多方面的去挖掘文学作品深刻的内涵。从《弃猫》出发,到谈及父亲的往事,再上升到反战思想,将文学作品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当老师们剖析村上春树,不禁发出“村上千秋在战场上的表现对于村上的写作动机有影响吗?”等问题时,我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学会了透过文学如何更本质的思考。”
(方刚老师进行校际读书会总结)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的两位同学也在现场谈了自己的感想。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洪鑫荣同学说:“总体来看呢,我们收获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文本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张伟老师所说的那个最后的隐喻‘猫’。其实呢,他说的就是我们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尤其是做一件错事,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困难的境地,当我们需要幡然醒悟的时候,其实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我觉得他这个隐喻用得非常好。张伟老师也是用他生动的讲解,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文本,这是对于我来说今天最大的感受。”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何婷婷同学说:“我觉得这个活动它可以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生对读书有更多的兴趣,对于营造学习氛围非常好。然后第二个是关于这一次参加开幕式活动,我觉得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张伟老师他对文本的解读,他的角度是从宏观的,从微观的,从各个方面去解读的这样一种阅读方法。”
(大合影)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
上一条:【竞技体育】走出去,引进来,共谋划,求长远——竞技体育中心赴成都两所高校考察交流工作
下一条:【新商科】社区团购新趋势·行业前沿新闻分享——工商管理专业物流方向专邀京东物流重庆负责人授课